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柔嫩甘美小螯蝦 @ SPOON by Alain Ducasse (2)






主菜是香煎小螯蝦伴薯脆 & 朝鮮薊 (Roasted Langoustines with Potato Crust, Baby Artichokes, Spanich and Shellfish Reduction)

先把小螯蝦去頭除殼,把蝦頭、蝦殼等略為搗碎下鍋快炒,炒至釋出汁液後又再乾掉,就加進蔬菜繼續翻炒,再添進白酒炒至乾掉,再加進蕃茄香葉,最後添水煮開,期間得適時把浮沫撈掉,煮約廿五分鐘後把湯渣濾掉,便是小螯蝦高湯 (Langoustine Juice)把小螯蝦高湯持續加熱煮稠,把奶油與龍蝦腦髓混和後拌進小螯蝦高湯中過濾後便成小螯蝦醬汁

把朝鮮薊去蒂削皮切半後泡水,然後以橄欖油炒過後再加雞湯略煮備用

馬鈴薯刨成薄片以鐵模切成小圓片狀泡過溫油放到鐵製小圓盤中排成花朵狀,再把小圓鐵盤直接放到爐上把馬鈴薯薄片香煎微焦,最後在中間空著的地方放上油封蕃茄,備用。

小螯蝦肉下鍋香煎後,排到小圓鐵盤中 (即馬鈴薯薄片 & 油封蕃茄之上)把菠菜炒軟放到小螯蝦肉之上

把小圓盤內的東西反扣到盤子上,四周放上朝鮮薊,最後澆上醬汁便成。

本就甘鮮的小螯蝦以油封蕃茄的微酸與菠菜的鐵味襯托著,並在醬汁的助力下讓味道變得更為凝鍊,馬鈴薯薄片的香脆也與蝦肉的柔嫩互相映襯,加上那有如小黃花的超美賣相,很適合用來作以女生聚會的主菜。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柔嫩甘美小螯蝦 @ SPOON by Alain Ducasse (1)






六月的主題是 小螯蝦 (Langoustine),沒留心聽課的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這是淡水蝦還是海水蝦……

前菜是黑松露小螯蝦沙拉 (原菜名是 Contemporary Marinated Langoustines "Bellevue' Style,想了很久都想不到該怎麼翻譯,唯有以這道菜最重要的兩種食材來命名)。

先把小螯蝦去殼,小螯蝦的殼很硬而且帶剌,所以先戴上手套才作業會比較好 -- 除去蝦頭後,先以手握的方式用力屈曲小螯蝦的背殼,然後捏著兩端往相反方向擰幾下,讓蝦肉和甲殼之間分離,就能輕易的把整條蝦肉褪出來。把蝦肉蒸十五秒 (食譜是這麼說,但現場感覺好像要比這久一點),泡冰水後備用

美乃滋 (不能用市售的美乃滋,得自行以蛋黃、橄欖油 & 檸檬汁製作)、松露泥 (Truffle Puree)松露汁 (Truffle Juice) 同放大碗中拌勻松露美乃滋把小螯蝦放到網架上澆上大量的松露美乃滋要讓美乃滋完全的把小螯蝦裹著

把松露泥、松露汁與黑醋拌勻,再加上少許橄欖油,即成松露油醋汁

按食譜說,馬鈴薯切絲後以添了蒜瓣 & 百里香的橄欖油溫火泡熟,但我們當天所見到的馬鈴薯絲是早已預備好了的,所以不知作法是否真的如此,不過我想若覺得溫油泡熟太麻煩,用蒸的亦無不可。

青蘋果 & 酪梨切絲,嫩菠菜泡水洗淨後澀乾黑松露切成圓片狀抹上少許橄欖油,備用。

在碟子上以松露美乃滋劃一圓形,然後以嫩菠菜沿圓形排成花朵狀,再放上薯絲酪梨絲 & 青蘋果絲把小螯蝦放在「花朵」的中心,最後放上松露薄片澆上松露油醋汁即成

我覺得這一道的重點在於黑松露的芳香、美乃滋的柔滑、小螯蝦的細嫩甘甜,這三者匯聚於一的時候,美味度真的會以倍數上升;最佳的吃法莫過於半片松露與一小口蝦子同進嘴裡,最能嚐到此中的醍醐味。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家常小壽宴 @ 福臨門






這年 P媽 替 N 慶生的地點,我選了《福臨門》,只因 N 最愛吃荷葉飯,而《福臨門》的荷葉飯又最美味。

是夜只得我們三人,家常小聚自然不必點大菜 (其實我對宴席級的大菜都沒啥興趣),就點了皮蛋子薑、苦瓜炒豚肉、西檸煎軟雞、蟹肉扒冬瓜、燻鯧魚、荷葉飯;反正 P媽 大器,我就貪心亂點 (真是不折不扣的女兒賊)。

我本來是想點脆皮燒腩仔當餐前小吃的,可是下單後經理卻前來說這天的燒腩仔作得不好,不敢拿來奉客,請我們改點別的,結果就換成了皮蛋子薑。皮蛋不用說當然是溏心的,而且不帶一絲澀味,只有溫和圓融的味道;淡黃色的子薑爽脆中帶微辣,我最怕染色過度酸甜太重的子薑,《福臨門》的就絕沒有這問題了。皮蛋子薑雖是小物,但能作得如此美味的店家倒不常見,這一小盤的皮蛋子薑,可是我吃過中最美味的 (比以皮蛋聞名《鏞記》的還美味嗎?對!)。

苦瓜是 N 最愛的瓜果之一,奈何他娶了一個吃不得苦的老婆,所以平常不太能吃得到苦瓜。這夜既是為他慶生,只然都點些他愛吃的食物,更何況作東的 P媽 也喜歡吃苦瓜呢!這苦瓜看起來碧如翡翠,據 N 而言也沒有清洗過度,去除澀味後仍保留著苦瓜特有的甘苦味兒。在 P媽 & N 的遊說下,我拈了一片豚肉吃,雖只沾了一點苦瓜味道,但我仍是覺得苦得受不了 (吃不了苦的草莓族)。

西檸煎軟雞是另一道 N 喜愛的菜式,雞肉沾著以蛋汁麵粉調成的麵糊炸過,再澆上以新鮮檸檬汁作成的醬汁,外脆內嫩的炸雞吃來一點都不油膩,加以檸檬的清新酸香就更讓人胃口大開,我們轉眼間就把半隻雞吃得乾乾淨淨。

蟹肉扒冬瓜就只是簡簡單單的在蒸冬瓜上澆蟹肉蛋白芡汁而已,只是這芡汁中的蟹肉並不如尋常所見的散碎零落,而是完整剝出的一大塊一大塊蟹肉!一進口,蟹肉的甘鮮在腔裡迴盪,然後慢慢嚐到冬瓜的清甜。

燻鯧魚看來平平無奇,但繞裊撩人的燻香、恰到好處的調味、鬆軟鮮美的魚肉合起來就是讓人驚歎的美味。我最欣賞那經過醃漬煙燻後仍然鬆軟柔嫩的魚肉,過於硬實是燻魚的常見弊病,這一味卻軟嫩猶如清蒸鮮魚。

荷葉飯清香鮮味如舊,不多贅述。

甜點也是毫無新意點回了我最愛的合桃露,N 則點了綠豆沙,雖都是簡單易做的糖水,但選料好、火候足至令我一嚐難忘的地步,也不是每一家食肆都能做到的。

買單 $120X。我覺得《福臨門》的利害處在於他能把別家的招牌菜做得更出色,上述的子薑皮蛋、西檸煎軟雞、燻鯧魚分別是《鏞記》、《益新飯店》《太平館》的招牌菜,但是夜我吃到的,卻比我以往在此三店中所吃到的更佳。雖然有人覺得 400@ 的消費可以到別家吃鮑參翅肚,但我寧願到《福臨門》品嚐那傳統精緻的小菜、享受那細緻熨貼的服務,對我而言,這比吃山珍海味享受多了。






相關文章:《福臨門》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檸檬蛋糕 @ La Maison du Chocolat






我從小到大都不喜歡吃磅蛋糕 (Pound Cake),小時家裡冰箱不知怎的總有一盒《莎莉蛋糕》,說是給我作茶點的,但我明明就不愛吃那死實又甜膩的蛋糕呀!

不喜歡吃磅蛋糕的我,某週六卻在《La Maison du Chocolat》買了一小件檸檬蛋糕 (Lemon Pound Cake),只因第二天的星期天要唸一整天書,希望為自己準備一些小茶點,本想買法式杏仁小圓餅,但考慮到小圓餅不太耐放,就選了檸檬蛋糕

星期天的傍晚泡了一壺上好的大吉嶺茶,輕輕的掰開檸檬蛋糕上的包裝,清新酸香的檸檬氣息瞬間就在房內飄盪,當中混有微微的糖香。這蛋糕個兒嬌小,約只有四口大小,我就以刀子切成四小塊慢慢享用。這蛋糕質感很鬆,完全不似平常那些厚實得像磚頭的廉價磅蛋糕;入口也是輕輕的化開,餘下淡淡的甜味與幽幽的檸檬香氣,完全癲覆了我對磅蛋糕的壞印象!

不過美味的蛋糕是有代價的,這檸檬蛋糕每件賣 $35,即每一小口蛋糕 = $8.75!雖貴,但值得。




La Maison du Chocolat
地址:金鐘太古廣場 2 樓 246 店
電話:2522 2010



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

黃油蟹 @ 鴻星海鮮酒家





這一年與 T 的黃油蟹之約,懶得跑到流浮山,就選了《鴻星海鮮酒家》灣仔店。這夜除了我和 T 外,LT 也來湊興,我們三人都點了黃油蟹套餐:肴肉 & 拍黃瓜、雞湯燉包翅、黃油蟹、京蔥燴遼參帶子、瑤柱竹笙扒豆腐、燕窩蛋白杏仁露,附一小杯廿年花雕皇。

其實我每來《鴻星》,都只因黃油蟹而來,感覺上這家以石頭魚、黃油蟹聞名的食店,除了以上兩者外別無是處,所以平常並不會光顧 (很多年前,我在出嫁的那天早上和伴娘二人在《鴻星》尖沙咀店吃早茶,那大概是我此生裡吃過 C/P 值最低的一頓飲茶)。

肴肉 & 拍黃瓜很快便上桌了,那肴肉與其說是肴肉,母寧稱其為肉凍,還要是有著怪異爽脆感的肉凍!平常而言肴肉該是有 Q 感的嘛。拍黃瓜並不是「拍」的,所以爽脆有餘但卻 少了「拍黃瓜」最迷人的的鬆化感,也由於小黃瓜塊上的接觸面少了,所以就不太入味 (用拍的會變成不規則的形狀,所以接觸面會較多,醬汁便容易沾上)。

過沒多久黃油蟹也上桌了,只是我們明明交待過不要把蟹對切的,但端上來時蟹還是已被切成兩半,侍者解釋是廚師得把蟹切半才能確認品質,但我覺得這不成理由,如何辨別蟹的好壞,方法多的是,不是只有斬蟹一途吧?

這黃油蟹滿是油膏,只是上桌時蟹身只餘微溫,故爪尖處雖略見油蹤,但蟹身內的膏油只呈軟膏狀,吃起來就是軟滑有餘、豐腴未足;差可慶幸的是此蟹的肉質極為飽滿鮮甜,算是瑕不掩瑜。

附贈的廿年花雕只有小小的一杯,兩口已然見底。我們都覺得花雕酒偏甜,只是持蟹而啖豈能無酒?所以在 T 的大力贊助下,又多添了一斤花雕

本以為這類套餐的雞湯魚翅多半是濫竽充數的貨色,沒想到這一盅雞湯翅不特魚翅不少,最令我欣賞的是雞湯清澈而醇厚,要和台北《鼎泰豐》元盅雞湯相拼可能尚有不及,但也庶幾近矣。

蔥燒遼參燴帶子裡的三種主配料火候都掌握得好,帶子鮮、遼參 Q、京蔥甜,就只可惜勾芡太濃壞了事;同樣的弊病也出現在瑤柱竹笙扒豆腐之上。

至此,我們請侍者把甜點暫緩上桌,加點了脆皮燒腩仔 & 黃油蟹小籠包。

脆皮燒腩仔有好幾塊的是「硬皮」而非「脆皮」,讓我們有點小失望。黃油蟹小籠包則個子碩大,內容充足,滿滿的黃油蟹粉配上絞肉,蒸熟後包內是黃油泊泊的湯汁,整顆吞進口裡再大口咀嚼,馥香濃郁的湯汁在舌上流瀉時,再一次覺得黃油蟹還真是天賜的美食;我覺得這小籠包給我的滿足感,比剛才的那一整隻的黃油蟹還要多。 

杏汁燕窩份量頗多,杏汁也尚算幼滑香濃。吃著甜點 & 水果時,侍者又送上已成四瓣的迷你月餅,奶皇 & 五仁口味各二小件,月餅非我所好,所以無法評斷好壞。

買單 $28XX,以 C/P 值而言是普普,但不用遠涉就能與朋友共享水準不俗的黃油蟹,也算是還可以喇。




鴻星海鮮酒家 (灣仔店)
地址:灣仔港灣道 8 號 瑞安中心 1 樓
電話:2628 0989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味 + 味






這一頓飯,現在回想起來仍覺得自己是個厚臉皮的冒失鬼。

這年的春天,從《In the Senses of Beatrix》中得知茱迪要結婚了。雖然從來都沒和茱迪碰過面,但這幾年來我們都偶有在對方的網誌留言,也稱得上是網友吧?我一直很喜歡看茱迪記下她 與 長腿叔叔 之間的互動,看到這對溫馨的小情侶終於結為眷屬,心底下就很想作一點實質的祝福。

後來因緣際會下,買到了一份 (自認) 頗為合適的小禮物,就很冒昧的在茱迪的留言板上寫了個小訊息,請她告訴我她的地址,好讓我能把禮物寄給她。沒想到茱迪回訊說不如一起吃個飯見個面吧,經過幾次電郵往來,我們敲定了某週六到《味 + 味》吃午餐。

這家店有人稱之為《味十味》,但看其官網的羅馬字為「Ajitomi」,猜想其意思應為「味と味」吧? (Aji あじ & mi み均是漢字「味」的讀音,而 と 則有「和」的意思) 所以我還是稱之為《味 + 味》。

《味 + 味》是家和洋料理小店,裝潢就像日雜裡的溫馨小家庭般。店裡既有和風的串燒,也有洋風的創作料理,店主夫婦據說來自大阪,客人也以日本人為主,算是香港難得一見的地道日式小店。這家店我想嚐很久了,剛巧茱迪也沒來過,正好一同嚐新。

當天,我很失禮的遲到了。當我氣喘喘的跑到《味 + 味》,一進門就和女侍說:「すみませんが、予約があります。チャンさん、二人です。」隨著女侍目光所指,我看到茱迪已然就座了。

此處的一個小插曲是,我急急的過去和茱迪打招呼:「Hello!」由於仍在喘氣,一時間接不上下一句話。茱迪有點遲疑的看了看我,我才驚覺我還沒自我介紹,「我是 P」這才相認了。安頓後,茱迪說我看起來好像日本人,還奇怪怎麼會有個日本人和她打招呼。 XD

我是個多話的人,和茱迪很快的聊開了,還差點聊到忘了點菜。最後我們點了 とん豚丼 (烤豬肉蓋飯,附高麗菜沙拉小砵、漬物味噌汁) & 牛テール入りフランス煮込みカレー (法式咖喱牛尾,附青菜沙拉 & 醬菜),打算一同分嚐。

先上桌的是豚丼,烤得焦香撲鼻的五花肉上放著一堆酥脆的洋蔥絲,底下是胖白圓潤的米飯。五花肉烤得略為乾焦,吃來有點像不太鹹的脆煎厚培根,所用的豬肉才質好,白膏的部份只存脂香而不覺油膩;洋蔥絲也酥中帶甜,再加上那滲著照燒汁的香 Q 飯粒,單是洋蔥絲拌飯便已甘香無比。

豚丼好吃,但法式咖喱牛尾更討我的歡心 -- 煮得軟而不爛的牛尾肉,不用多費氣力便能脫骨而出,骨肉間的膠質早已變得厚滑豐潤,進口是香軟濃厚兼而有之,加以微辣中隱約透出水果甘厚的咖喱汁,絕不似尋常那些死甜呆板的日式咖喱。

快吃完的時候,長腿叔叔也出現了!我們後來就加點了甜點,我點了原味焦糖燉蛋,而茱迪 & 長腿叔叔則點了咖啡、草莓卷蛋糕 & 咖啡焦糖燉蛋焦煻燉蛋滑膩香甜,有著濃濃的蛋奶香卻又不過於甜膩,很合我的口味。茱迪讓我挑了一小塊卷蛋糕,也是鬆鬆軟軟的很好吃。

買單時,長腿叔叔掏出信用卡來,茱迪很客氣的說要請我吃飯好多謝我送她小禮物,我也就很厚臉皮的卻之不恭了。從上述事件來看 -- 冒昩送禮、初會遲到、白吃白喝,我還不是一個厚臉皮的冒失鬼嗎?





味 + 味
地址:銅鑼灣登龍街 28 號永光中心 7 樓
電話:2836 0671


2008年9月12日 星期五

Cafe Initial






某夜,一群人在尖沙咀吃完晚餐後,IC 說想試一下金馬倫道某家賣衣服、髮廊、咖啡室合一的店子,正好我也對這家店觀望很久了,就這樣敲定了續攤的地方。

《Cafe Initial》店面頗大,而且桌組排放得有點疏落,配合著簡潔的白色裝潢 & 老傢俱營造了輕鬆自在的氣氛,小桌子上還以小瓶子養著觀葉值物增添綠意,不論是獨個兒拿本書來享受孤獨時光,還是幾個朋友的小聚會,都蠻適合的。

我們挑了角落處的小沙發桌組,我總覺得角落處的桌組私密性較高 (心理作用?)。我本來只打算喝杯咖啡不吃蛋糕的,不過點咖啡只需加 $20 就可以有一小件蛋糕,不吃好像有點吃虧 (貪小便宜的女人!),最後就決定點焦糖拿鐵配起司蛋糕;而其他人點的是冰巧克力 & 黑森林蛋糕薄荷摩卡 & 芒果慕絲蛋糕 (可憐的芒果慕絲蛋糕上桌時已斷成數段,似經歷過七級地震的樣子)、藍山咖啡 & 巧克力慕絲蛋糕

焦糖拿鐵上有著漂亮的大心拉花 (薄荷拿鐵上的則是葉片拉花,讓客人能以滋識別,蠻細心的),綿密的奶泡豐潤適口,濃濃的焦糖香讓人情緒放鬆,喝下去卻又不會覺得太甜,咖啡也馥郁,兩者之間的平衡抓得蠻準。

起司蛋糕厚實綿滑而不硬,起司的味道很純粹,也沒有人工添加的味道,即使不愛甜的我也覺得很美味;唯一的問題是對我的胃袋而言,晚飯過後還吃起司蛋糕實在是太大負擔了……結果就沒能吃完。

我覺得這店最吸引我的地方不是飲料 / 食物,而是那讓人放鬆自在的氣氛。當香港大部份的咖啡室都是又擠又吵的時候,《Cafe Initial》可算是一道清泉呢。






Cafe Initial
地址:尖沙咀金馬倫道 48 號 2 號店



2008年9月11日 星期四

愛爾蘭瘋薯






炎夏某天,N 告訴我銅鑼灣開了一家薯條專賣店,說有天找機會去吃吃看。那陣子過得很忙,都沒怎麼到銅鑼灣逛街,過了快兩星期我才首次看到《愛爾蘭瘋薯》的店面。

《愛爾蘭瘋薯》是從台灣過江而來的連鎖店,在台灣有分攤販 & 小店兩種經營方式,香港店採用的是不設座位的類攤販模式。炎夏七月,也見店外不少人在等著餐點,是否真的好吃得讓人不畏酷暑呢?

我們很搞笑的沒有點店裡的招牌商品炸薯條 (因為等會還打算吃些別的,不想讓薯條塞飽了胃袋),而選了瘋酥洋蔥圈 & 瘋炸起司條,各取價 $25,以街頭小吃而言一點都不便宜。幸好店長很阿沙力的贈送免錢的香蒜粉給我們 (本來加點香蒜粉要 $5@),我們另加了 $5 要了一枝 Jolly Sandy (和台灣店的「薯條、啤酒、音樂」有點不同,這店沒供應啤酒,也許酒牌還沒搞定吧?)。

等了快十分鐘才能拿到我們的起司條 & 洋蔥圈,幸好期間有冰涼的 Jolly Sandy 替我降溫,要不然中暑了也不奇怪。

瘋炸起司條和在《Burger Room》吃到的差不多,也是硬脆的麵包粉外皮下裹著機器製的量產型莫扎雷拉起司,只是這次香蒜粉總算讓起司條吃起來帶點味兒。而洋蔥圈則和台北的好像有點不同,從別人的網誌上看過《愛爾蘭瘋薯》的洋蔥圈是麵包粉裹著洋蔥泥去炸,香港的則是洋蔥切成圈圈狀沾粉漿炸,而我是較喜歡前者的,所以看到香港版時有些小失望,幸好洋蔥的味道很甘甜。

店子會隨食品附上叉子,但我覺得反正賣的都是些手指拈起即吃的食品 (Finger Food),倒不如給我兩片抹手用的濕紙巾還實際一點。

嚐新過後冷靜下來,想想這樣的外帶小吃以此價錢實是太貴了一點,去《Burger Room》《Shake 'em Buns》等漢堡包店付同樣的價錢、吃相類的食品,還可以在店內舒舒服服的吃呢!





愛爾蘭瘋薯
地址:銅鑼灣謝斐道 518 號 A 店

新羅寶韓國餐廳






某天 小Z 午間來電相約晚上一起吃頓便飯,懶得花心思的我隨便選了《新羅寶韓國餐廳》;更甚的是我們連點菜也懶,就隨便選了一份內有烤牛肋、烤豬肉、菜蔬盤、炒粉絲、雜錦石鍋飯的二人餐,再加點了一份海鮮薄餅,三人共嚐也有很夠的了。

《新羅寶》在香港好像也有廿多年歷史,我也不是首次光顧,只是吃完這一頓後我想我不會再來了。

首先不滿的是泡菜不對味,送來的兩碟都重酸不辣,味道也沒大分別 (只是酸度與辣度之間有著不是留心細嚐也嚐不出的輕微酸辣度差別),也少了真正經過發酵程序的泡菜有著那般深奧幽微的菜蔬本味。而其他小碟涼糕仍保有水準外 (這個也很難失準的吧?就只是把剁碎的辣椒放到涼糕上),其他都與往日相距甚遠 -- 涼拌大豆芽瘦弱不堪,也缺少了麻油香,煎蛋卷則又乾又硬又老

女侍一把烤牛肋端上桌,就不分由說想把兩件牛肋一併下鍋,幸好我馬上阻止了 -- 一併把肉都烤好了,是要省時?是要逼我吃快一點?還是什麼?她怎麼會覺得我們一下子可以把兩大片牛肋肉一次吃光?烤好了的肉若一直放在鍋上會變乾變焦變老,若放到碟了上又會變涼,涼掉了的烤肉會好吃麼?

烤牛肋沒啥牛肉味,只嚐到醃料的甜味,而烤豬肉情況相彷,兩者都得輔以生蒜提味,才變得好吃一點。

炒粉絲、石鍋飯、海鮮煎餅味道均還可以,就只是石鍋飯的鍋子好像熱度不夠強,所以沒什麼鍋巴,吃起來就少了一大樂趣,而且拌飯的甜辣醬只有甜味而無辣味,麻油也不太香,故此味道又再打了一個折扣。

讓我下定決心不再來的是服務態度。一向都知此處的女侍長得一副晚娘臉,也從不對客人有體貼舉動,但問也不問就把客人沒吃完的東西收了 (雖然只是小半碟不好吃的泡菜),你問她還瞪你,然後重新端一碟泡菜來,用「擲」的放到桌上 (我們一行三人至此傻眼相對) -- 我好歹都算是付錢的客人吧?她的態度卻好像我是來討飯的。

買單 $4XX。既然這店的味道不見得特別出色,也就無謂再來受這般閒氣了 (平常在辦公室還受不夠啊?)





新羅寶韓國餐廳
地址:銅鑼灣波斯富街 99 號利舞台廣場 17 樓
電話:2881 6823



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真串





某週曰,長時間唸書積累的疲勞感 + 生理期的不適正把我折磨得半生不死,N 看我被悶得連表情都沒了,就說不如由他作東,出去吃點好的吧。

我們選了躲在中環蘇豪邊緣位置的《真串》,這家主打清酒繁多的串燒小店是早就想來試的了,但上次致電訂座時竟不巧遇著他們被包場了。

我們七時進店,店內竟然一個客人都沒有,許是假日的中環總是比較冷清,許是用餐時間尚早吧?店子狹小窄長,只有數張四人小桌 & 長吧檯,幸好裝潢簡潔,且天花又高 (高得可以吊著一盞長長的仿水晶吊燈也沒有違和感),所以也不會覺得太擠逼。女侍本想招呼我們到小桌,但既是吃串燒,我還是喜歡選吧檯座 (基本上,吃串燒、鐵板燒、壽司、天麩羅…… 我都喜歡選吧檯座)。

我甫坐下,就要點酒,拿過酒單卻看到些尋常選擇,都選不到滿意的,乾脆問他們有啥珍藏是沒寫在單子上 -- 原來都藏在冰箱中呢!平常食店裡的一瓶酒是酒肆標價的三倍,所以當然要選些自己難以買到的 (不然感覺很虧啊),以此理由否決了店主推介的《瀨祭》《真澄》等各款選擇……,再加上吃串燒這等濃味食物也怕清麗纖細的大吟釀壓不住味道,最後選了《半藏》的「本醸造 しぼりたて生原酒アルミ缶」,選這個是因為我特別愛喝「生原酒」,每次見到都不會錯過。「しぼりたて 生原酒」就是榨酒後不再加熱處理而直接入瓶,雖然本釀造多適合溫熱來喝,不過酒造卻在瓶後酒標上明確標示了這酒最佳的飲用法為「冷酒」。店家替我們把酒換到冷酒瓶後,就拿來一整盤漂亮的小酒杯讓我們挑選,很有多都是我曾看過但不捨得花錢買的 (我家用《City's Super》有售的標準品酒小杯)。端杯一喝,果然是「新鮮」的感覺,酒香也許不似大吟釀那麼的純粹優雅,但顯得粗獷豪邁富生命力,更有趣的一點是明明不是發泡酒,卻能在舌尖殘留著一點汽泡劃過的感覺。

走筆至此,突然發覺近幾回出外點清酒,店家大多推介我點大吟釀,不管我光顧的是壽司処、鐵板燒、串燒也好,都是大吟釀!我不是不喜歡喝大吟釀 (剛相反,喜歡得緊呢),但總覺得用餐喝什麼酒,還是看吃些什麼吧?我真的很懷疑,在充滿強烈食物香氣的環境下,有多少人能有那樣強的嗅覺好好享受細緻優雅的吟釀果香?小妹才拙,自問不能。我有時懷疑店家這麼做是想多賺點酒錢,還是怕不推薦大家心目中最高等的大吟釀,會被誤以為瞧不起客人?(真的有這等客人,我最近在本城一家著名的鐵板燒料理店吃午餐,剛巧鄰座正正是兩位財大氣粗的暴發戶,不停在挑剔午間餐單中的東西不夠「高貴」,挑不下手…… 最後他們單點了兩客「時價」的鐵板燒鰻魚)

先付是炒牛蒡絲,我覺得炒得太軟太甜了一點,不太合口味。邊吃牛蒡絲邊翻餐單,先點了明太子雞翅、法式芥末洋肉丸、手打雞肉軟骨丸

我相信大部份店家的明太子雞翅都非自家製而是買回來的,所以好壞就只看火候而已。這店的明太子雞翅烤得皮脆汁多,雞肉僅熟而嫩,明太子也沒過熟,算是不錯。法式芥末羊肉丸是店家自創的菜式,烤得微焦的羊肉丸汁多不算很濃,若羶香再重一點更妙,也許因為以芥末醬相配去了一點羶味?雞肉軟骨丸的肉汁比羊肉丸更多,所用的雞肉也明顯是好貨色 (我猜未必是鮮雞,有可能是冰鮮的日本雞肉?),加上軟骨脆脆的口感,我覺得這比羊肉丸還美味,也差不多是我在香港吃過最美味的烤雞肉丸,這是第一道讓我驚喜的餐點。

兩款肉丸製作時都沒把肉弄得過於糜爛,仍能吃到本有的質感,又是我欣賞的另一點。

再來烤雞皮,也是我所喜歡的九分香脆一分軟膩,有些店家把雞皮烤得像炸薯片一盤脆,雞皮裡的油脂都溜走了,又缺了那最迷人的油香 (會不會有人覺得把油都烤去了那以會健康點?)。隨雞皮而上的是柚子胡椒,以那清香微辛消去雞皮的油膩感。

銀鱈魚是第二道讓我驚艷的,肥厚嫩滑的魚肉 & 酥中帶 Q 的魚皮不啻是絕配,而那濃而不鹹的醬汁更能把魚肉的鮮美烘托出來。

我們吃過幾串燒物後飢火略息,就先改點一些份量輕又好下酒的,最後點了河豚乾、明太子、鱈魚乾。河豚乾抹上帶著甜辣味的醬汁烤過,那甜甜辣辣的味道與黏牙的口感是會讓人上癮的,最奇妙的是我平常都不太愛吃美乃滋,但此持若是少了灑上七味粉的美乃滋我又會覺得不夠完滿。《真串》的明太子比《南蠻亭》的烤得更好,剛好是外酥裡軟,一點過熟的情況也沒有。

我們好像從沒吃過烤鱈魚乾,所以就點了一客來嚐嚐,當看見師傅拿出一大片魚乾剪成方塊時,我聯想起小時在電影院門外烤小卷的攤販呢!只見師傅把魚乾兩面略烤後迅速將其以剪刀煎成幼條狀,再放進高腳杯子奉上,賣相首先就討喜了。烤鱈魚乾的食味也真的蠻像小時吃的烤小卷,就只是香氣略遜而已 (沒法子,烤小卷的香氣不是尋常烤物能匹敵的)。

後來在《Sogo》買到大片的鱈魚乾依法製作,每面以大火烤個十秒後剪成幼條,真是簡單方便又低卡的下酒菜。

鵪鶉蛋白嫩黃醇,沒有不好吃的理由,點睛之處仍是那黑漆漆的好醬油,好的調味料真的能把食材最優的一面展現出來。鵝肝雞翅裡的鵝肝油香滲透了雞翅肉的肌理,使人明明知道卡路里爆標卻還是忍不住要吃它。

再來一串烤牡蠣,個頭不算大的牡蠣有著一個圓滾滾的肚子,肥美得緊,烤得半熟的牡蠣有著滿滿的鮮汁,一咬之下滿嘴都是海潮香。出乎我意料的是 N 點了烤鯖魚,這種味道濃厚的發光魚料,一旦鮮度略跌便會有濃重的腥味,平常 N 對這些魚都抱著重重的戒心,他會點這個可見他對《真串》的出品還真有信心;幸好師傅也沒讓 N 失望,肥厚的鯖魚有著濃濃的魚鮮,魚塊上放著的蘿蔔泥與蔥花洗淨了魚脂帶來的膩滯,吃來便覺清爽了。

白燒鱔肥厚得讓人吃驚,香脆的魚皮下藏著一抹膩滑的魚脂,魚肉彈牙得錯以為鱔魚進嘴後仍在掙扎,味道當然是鮮美無匹,不帶一絲泥味。

眼看已有七分飽意,就來些肉品結尾吧。我們一口氣點了豚肋肉、和牛、牛舌 -- 豚肋肉烤至外層焦脆,火烤過後的肥肉帶點脆意,咬時肥油流入口中,卻又一點都不會讓人胸悶反胃,而瘦肉的部份則是富嚼勁而味醇和,如此優良的豚肉,必是黑豬肉無疑;和牛肉質鬆軟細嫩,更難得的是滋味濃厚 (香港能吃到的和牛過半脂多味薄);牛舌用的是中心部份,集脆、軟、嫩、香、Q 於一身,每嚼一口內裡那略帶羶香的油脂便滲滿味蕾,除「銷魂」二字,還能有啥形容?

眼看吃過三款肉品後竟還有些胃納,再來旗魚 & 雞頸肉各一枝。旗魚比我上回在《福》所吃的出色,緊緻的魚肉、清甜的汁液,雖已吃下一堆味濃油重的東西,稍呈疲態的味蕾仍能清楚感受它淡而鮮的風味。

雞頸肉是費時費工的菜式,試想一枝雞頸能有多少肉,要用上多少雞頸才能成就一枝串燒?可能因為頸部是常常運動的部位,這雞頸肉吃來嚼勁十足,肉上偶而帶些雞皮,又添了一點油香。

最後以白桃冰淇林 & 栗子冰淇淋各一客作結,大滿足!

買單 $12XX。我覺此店合《福》&《南蠻亭》二者之長,論廚藝比《福》好,論食材亦比《南蠻亭》更優,價錢比《南蠻亭》貴一點,卻與《福》相差無幾,而且更合我意的是這家可點選的日本酒比前二者多太多。如此一來,若是錢包脹脹的日子,我會選擇光顧《真串》。

醇酒佳餚果然讓我心情好過很多,真要多謝 N 慷慨作東。不過他老是這樣竉我,我覺得我都快被他竉壞了 (謎之聲:「快被竉壞?不是早就竉到壞極了麼?」)






真串
地址:中環卑利街 74 號
電話:2868 1428



2008年9月8日 星期一

浮沉在麥香氣泡的午後 @ Frites Belgium on Tap







貪杯的我為了唸書戒了好一陣子的酒,肚子裡的酒蟲早渴得坐立難安,所以早就約定了 N & T 在考試那天的午後,陪我去喝比利時啤酒。星期日的午後,最適宜懶懶洋的喝啤酒了。

在香港能喝比利時啤酒的地方不多,而供應比利時生啤酒的地方就更少,所幸中環的《Frites Belgium on Tap》就是其中一家。

以比利時啤酒為賣點,《Frites Belgium on Tap》門前就放了一個正在舉杯的修道士人偶作招倈 。我們沿著樓梯而上,推開大門,午後三點的店裡只有一桌客人,我們就隨意挑了店子正中的位子坐下。

《Frites Belgium on Tap》的採老式歐陸裝潢,厚實沉厚的木椅裹著皮革,美觀舒適兼備,連餐具也是使用厚沉的復古款式。由於天花挑高,空間感極強,吧檯背後有著整整一面的「酒牆」,單看就能把喉頭的酒蟲勾出來。

只見女侍送來一本厚厚的 「啤酒聖經」 (餐點反而只是印在餐墊紙上),啤酒種類之繁多叫人眼花瞭亂,我足足花了十多分鐘才能選定喝那一款啤酒。最後我點了《Hoegaarden》的「Forbidden Fruit」,巧克力中毒者 N 點了以果味啤酒著名的《Floris》所出產的「Floris Chocolate」,而 T 則選了比利時啤酒中的名牌《Duvel》。

這杯被命名為「禁果」的啤酒,酒標上還真的是阿當拿著禁果的圖畫 (該是剛從夏娃手上接過來的吧?)。酒色是著漂亮的金棕色,泡沫不豐。啤酒單上說這是黑啤酒,可是色澤卻算不上是很黑,偏甜的焦糖香中帶點杏桃氣息 (咦?禁果不該是蘋果才對嗎?),質感豐厚有後勁,合我這重口味的女子。

《Floris》的巧克力啤酒真的有著濃濃的巧克力香氣,連鄰座的我也不能怱略它的甜香,正切合 N 那熱愛巧克力的胃。T 的《Duvel》酒精度比之前兩款都高,足有 8.5%,淺金色的啤酒有著細緻的啤酒花香,有著豐富的泡沫和清爽的質感。

有酒無菜總覺得有所缺失,就點了一客韃靼牛排來下酒。韃靼牛排上桌時早已拌好,不過我們仍是隨著自己的喜好各自再加添調味料,論味道是普普通通,口感也不夠分明,反而隨牛排上桌的吐司麥香四溢,甚為討喜。

失溫的啤酒不好喝,但急急忙忙喝下的啤酒也不見得美味,我決定享受難得的悠閒,肆意的講了一大堆話後才呷一小口啤酒。結果,當 N & T 都得加點啤酒時,我的杯子裡還剩著半杯。

T 點的是《Blanche de Bruxelles》,那兩個無聊傢伙看到金黃的酒色 & 酒標上「撒尿的童子像」後就開始講不文笑話…… -_- 

N 點的則是《Leffe》的黑生啤,入口有濃濃的麥子甘香,末了以一點點輕澀作結。不過一次喝兩大杯啤酒對酒量甚淺的 N 來說有點吃力,所以後來我就沒再加點,把他剩下的半杯乾掉。

把韃靼牛排吃完後,我們加點了一鍋煮青蠔。《Frites Belgium on Tap》的煮青蠔可選不同的烹調方式,奶汁、白酒、啤酒、冬蔭功…… 我們選了最經典也較清淡的白酒煮青蠔。上桌時只見一大鍋鮮嫩的青蠔噴著白酒香氣,味道雖不算絕美,但也著實不錯,鍋底的煮汁深藏了青蠔的鮮味,我很來忍不住很沒儀態的以匙子搯了兩匙來喝。

隨著煮青蠔而上的還有一小杯炸薯條,外側繃緊微脆、內裡鬆粉甘厚的薯條讓我們讚不絕口,轉眼間吃得乾乾淨淨,差點就想多點一杯。

後來倒是改點了炸薯糰內裡混了些培根碎的薯糰裹著麵包粉乾炸,硬而脆的炸衣裡是鹹香黏軟兼備,只是我們此時已有飽意,最後還是剩下了一點。

買單 $10XX,這就消磨了一個難得悠閒的午後。看著那厚厚的「啤酒聖經」,心下盤算著下次再來,到底要喝那一款啤酒才好?






Frites Belgium on Tap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 74 號皇后中心 1 樓
電話:2179 5179




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

抹茶牛奶的可怕回憶 @ 夢見屋






那天在《山頭火》吃過了鹽味拉麵,就往樓上的《夢見屋》去探看他家的銅鑼燒到底長啥樣子,如果還好的話就打算買個回去當下午茶 (唸書日的下午茶是很重要的),結果他們銅鑼燒不合口味,然後我瞄到餐單上有「抹茶牛奶」這一項,這就是一切錯誤的開端。

由於在香港難以喝到抹茶牛奶,所以看到這一項後,腳就不由自主的往店內走去。

櫃檯的店員問我是否一個人,我點頭後她就用指的叫我坐到走道上的二人桌 (忘記是否沙發座了,總之比平常的餐桌矮一點兒)。我有點小不滿的是,這家是咖啡店對吧?哪有咖啡店用「手指指式」叫客人入座那麼沒禮貌的啊?如果身在茶餐廳,我就不會計較這些,但這是咖啡店啊!(我承認我龜毛就是了)

再來是另一項小不滿,就是我點單後,女侍還是沒端水過來,得我開聲要求才有。客人進門後端茶送上不是很基本的事麼?而且當時店裡一點都不忙,所以連安慰自己「可能侍者們太忙所以忘了」都不成。

抹茶牛奶上桌後已知又踩到地雷了,看起來根本就是一池混濁的死水 -- 不要說茶香,連茶色都不太對。我硬著頭皮喝了一口,媽呀!這是什麼來的?沒有抹茶該有的輕甘醇香,只有難以名狀的奇怪澀味,我這輩子都沒碰過質劣如此的抹茶;而且也沒有一丁點牛奶的濃厚滋味,更枉論奶香了。

我也沒期望能喝到像《角田香勢園》、《一保堂》那種優質抹茶,但也不可能接受以這些劣茶來充數吧?

最糟的是,那讓人難以忍受的味道會殘留在舌上很久很久,我以清水潄口也去不掉,後來得匆匆付賬跑到樓下的《么鳳》買些香芒乾啃才沒那麼難過 -- 這絕對是我近五年喝過最難喝的東西!

這一刻我想起了討厭抹茶的小明,如果我的第一杯抹茶也是如此難喝,我大概也會像小明般討厭抹茶吧?

唯一讓人滿意的是,那和風咖啡杯很漂亮 -- 但杯子再漂亮也不能拿來吃啊!

買單 $2X,打死我也不會再來!





後記:由於這次的可怕經驗,我後來咬牙買了一個打奶泡器,在家裡以《一保堂》「金毛の昔」(很便宜的,20g 才 630 円) &《よつ葉乳業》「北海道特選 3.6 牛乳」來自製抹茶拿鐵,比《夢見屋》的好喝一千萬倍!






夢見屋
地址:鰂魚涌康山道 1 號康怡廣場吉之島百貨公司 2 樓



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

P 之私房速食麵 -- 豆乳湯稻庭烏龍麵






從來都不覺得速食麵比其他麵食快速方便 (把「小雞拉麵」捏碎直接拿來吃除外),三分鐘就能煮好的麵食多著呢!廣式的乾麵餅是其一、日式稻庭烏龍麵是其二。

我是那種吃飽才有精神唸書的型 (肚子餓時反而會很愛睏),所以平常不大吃早餐的我,唸書日總是會乖乖的弄早餐。不過既是唸書日,自然不會作些很複雜費時的餐點,簡單方便快捷的才是上選。

這天早上起來,看到冰箱內有半瓶無糖豆乳、晚餐剩下的半尾白燒鰻魚、一小包鴻喜菇 (港稱「本菇」),就決定作一份豐盛的早餐替自己打氣。

先燒一鍋熱水預備煮烏龍麵。等待水沸的同時,先把白燒鰻魚放到小烤箱裡以小火烤至金黃色,再用紙巾以輕拭的方式清潔鴻喜菇的表面,切蒂後以鵝油炒香,再灑些黑椒調味。

熱水煮開後放入一人份的稻庭烏龍麵 (女生的話 75g 已很足夠),煮兩分四十五秒。下麵後把豆乳倒到碗中,不需摻水 (我喜歡濃一點的),微波加熱一分半鐘 (以 700W 功率的微波爐作準,請因應自家微波爐的功率強弱而增減時間)。

待豆乳溫熱後添進蕎麥麵露 (由於市面上各品牌的蕎麥麵露濃縮比率不同,加多少請自行斟酌),此時稻庭烏龍麵也該快煮好了,起鍋後放到豆乳湯裡便成。

動線流暢的話,同一時間白燒鰻也該剛烤好、鴻喜菇也該剛熟透,盛盤後便可當豆乳湯稻庭烏龍麵的配菜。若把燒開水的時間也算進去,整個烹飪過程只需六分鐘,花最少的時間填飽肚子,對唸書時間分秒必爭的考生來說是很重要的。

滑溜俐落的稻庭烏龍麵沾著溫潤濃厚的豆乳湯,以香腴不膩的白燒鰻相伴,這份和風朝食與「日本語勉強日」是不是超相配的呢?



PS 1:蕎麥麵露多以鰹花 & 昆布作基調,能豐富豆乳湯的味道。再講究點的話,可以鍋子加熱豆乳再放入三番鰹花煮四十秒至一分鐘,最後把鰹花濾走。

PS 2:白燒鰻得灑山椒粉才對味,豆乳湯稻庭烏龍麵也可灑些七味粉 / 柚子皮添香。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最簡單的大餐 -- 煎牛排






我一直都覺得,對不擅廚藝的女生來說,煎牛排實是一項非常好用的拐男生絕招 -- 沒啥事前準備工夫、作法簡單到不行 (就只是掉進鍋裡煎嘛),卻又很有吃大餐的感覺。我年少時就教過不少朋友煎牛排的竅門 (通常情人節前就會有一堆人來求救的了)。

可惜的是,我當年的男友 A 可不是用煎牛排就能打發的狠角色 (當時我總覺得怎麼別的男生都那麼容易滿足啊?),不然我的少年廚房生涯應該輕鬆很多。

結果,擅長煎牛排教學的我,倒是很少有煎牛排的機會。

那天,《吉之島》康怡店為慶祝 Re-Open,佐賀和牛肋眼賣半價,一大片才 $199!既是如此,就買了一片和牛肋眼,多添兩片鹿兒島黑豚排,當作是我倆的晚餐。

由於和牛本就肥美,所以我下鍋前只灑了一點點海鹽 & 黑胡椒,然後把牛排直接下鍋乾煎。先大火煎三十至四十五秒 (煎至表面微焦),海鹽會讓牛排表面出現「煎封效果」,這才能封得住肉汁;再灑一點黑胡椒,然後翻面加蓋續煎 (同樣也是至微焦),關火後悶一分鐘,起鍋就成了。看!實在是簡單到不行吧?

我弄牛排從來不醃,只有材質不佳的牛排才需要醃漬,好牛排只需下鍋前約略調味以勾出其中的濃厚滋味才是正道。

若買的是略瘦的美國牛排,則在灑海鹽 & 黑胡椒前先抹一層橄欖油,如此一來可避免食油在鍋中分佈不均,從而使牛排也受熱不均的情況出現。另外煎烹的時間也需多加 50%,不然會太生啊!

由於這片和牛肋眼並不太厚,所以不用煎太久便已七分熟了。平常我喜歡吃生一點的牛排,但和牛脂豐,熟一點才不會吃兩口便生膩。

講究一點的話,請別忘了溫熱盛牛排的碟子。另外也不用一煎好便急急忙忙的上菜,拖個三分鐘才讓牛排捱刀,這才不會肉汁如泉湧 … 到碟子上。

煎黑豚排的作法也差不多,不過得煎至全熟才成,看到肉質開始變得緊實,便是轉熟的徵兆了。

久久不彈此調,本怕生疏失手,幸好成果令人甚為滿意。也怕兩片薄肉塞不飽大家的肚子,吃完後卻意外的飽,該是和牛油脂豐厚之故。

嗯……看來該找天教教表妹們如何作「蕃茄水牛起司沙拉、煎牛排、雜莓伴冰淇淋」這簡易大餐三部曲,好拐幾個小男生來替家族增添些人力資源。 XD



PS:這個牛排作法只適合約 1.5 cm 厚的牛排,約是那些兩三寸厚的巨型牛排,得用另一種作法,有機會再說。





大戶屋






早在《吉之島》重開之前,就已看到《大戶屋》的圍板了,一看之下覺得很眼熟,上網路一查,果然就是那在日本 & 台灣都人氣鼎盛的連鎖定食屋。以我的性格,又離自家不遠,當然就是馬上嚐新去。

這店甫開幕便已大排長龍,幸好我和 N 都是五時多就下班的,能早早吃晚餐,避過了用餐的尖峰時段,免去了久候之苦。不過有時還是要等上一陣子,但我對他家的炸物實是一見鍾情,每隔一段日子就會心癢難耐想要吃。

由於來過好幾回,吃過的食物也不少,所以就統一記述一下好了 (以下的日文名稱及卡路里含量據《大戶屋》官網摘錄)。

山芋泥豆腐小碟 (長芋とろろと豆腐のねばねば小鉢 234 kcal ):差不多不需烹調的一道小吃,在冷的木棉豆腐上放了納豆、生蛋黃、秋葵、山芋泥 & 生蛋黃 (調理手續好像就只有把秋葵切片 & 把山芋磨泥?) 這一道喜歡的人會很愛 (如我),討厭的人光看到都會發抖 (如 N),只因山芋泥、納豆、秋葵這幾道黏呼呼的食材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 (也不是人人愛吃生蛋黃吧?)。我喜歡這一道的理由超簡單,因為我本來就很愛吃以上的五種食材,把他們共匯一盤的料理我哪有不喜歡的理?而且《大戶屋》選材優,每一樣吃起來都能嚐到或清鮮、或醇和的原味,胃口不佳時單點這個再配一份冷烏龍麵,就是一頓食材豐富、份量輕怡的健康晚餐。

馬鈴薯可樂餅:外層超酥脆的可樂餅!如此酥脆不油的可樂餅,沒說在香港沒吃到過,連在日本也不是每一個都比得上。看起來厚厚的炸衣,咬下去就會發覺其實是澎鬆,內裡是綿軟甘甜的馬鈴薯泥,據說用的是男爵男鈴薯,無怪乎有著如此深奧的甘味。隨可樂餅而上的高麗菜絲切得極幼、澆上酸香的柚子沙拉汁後更是爽脆甜美。

籠蒸蔬菜 (野菜のせいろ蒸し 105 kcal ):這是某次和好同事 KT 一起晚飯時她所點的料理,我只拍照沒嚐過,不過據她說就是很清淡健康的感覺。

籠蒸扇貝飯 (陸奥湾産ホタテのせいろご飯 409 kcal ):這也是 KT 所點的,她分了一點給我嚐。扇貝該以醬油漬過,吃來有點小鹹,不過雜以蔬菜末的米飯吸取了扇貝的香氣,反比扇貝本身更美味。

籠蒸九穀飯 (雑穀せいろご飯 312 kca):蒸得香 Q 的九穀飯,飄著一股谷物香。卡路里看來不低,只因一籠快有兩碗份的量,加上九穀雜糧本來就比較會撐,所以吃到後來就有點過飽了。

梅子醬蘿蔔泥炸雞排 (梅おろしチキンかつ 462 kcal):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道。酥鬆不油的炸衣下藏著香脆的雞皮 & 嫩滑的雞肉,不論是就這麼吃,還是沾蘿蔔泥醬汁、還是放一點點梅子醬,都是那麼的美味啊!很多店舖的炸雞排大都有雞肉乾澀無汁的弊端,但這一家的炸雞排卻是汁多肉嫩,最近明明該減胖,卻還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的點了他,每一次它的美味都沒讓我失望。

滷雞排 (チキンかあさん煮 472 kcal):這是 N 的最愛,N 太愛這滷汁了,為了它甘願放棄炸物最迷人的酥脆感。平常炸物泡軟後多會變得很難吃,因為泡軟了的炸衣不但軟趴趴也會很油膩,不過可能《大戶屋》的炸雞排本來就炸得不油,所以出來的效果倒是意外的讓人接受。和風滷汁的味道有點重,但拌和了蘿蔔泥後味道便變得清爽,N 單是掏汁拌飯便可吃下兩大碗了。

燒稚鰤 (炭火焼きいなだ塩焼き 307 kcal):緊實的魚肉透著鮮味,是我胃口不佳吃不下炸雞排時的選擇。沾魚的蘿蔔泥給得異常大方,是滿滿的一碗。另附送滷羊栖菜,以微甜的滷汁煮過,頗為下飯。

燒花魚 (炭火焼きしまほっけ 224 kcal):這是唯一一道我覺得不太好吃的,魚肉沒啥味道,也沒啥魚脂,所以吃起來不香。

北海道產昆布風味炸豬排滑蛋蓋飯 (北海道産昆布風味の熟成豚ロースかつ丼 1085 kcal):平常是好吃的炸豬排易得,美味的炸雞排難求,不過這常情在《大戶屋》中似是不適用。豬排肉雖然味道醇厚有勁,但稍嫌肉質有點乾澀,幸好得半熟蛋汁潤澤,所以還算不錯吃。

雞肉蛋蓋飯 (炭火焼き鶏の親子丼 755 kcal):烤過的嫩雞肉有著微微的焦香,拌著嫩滑的半熟蛋汁自能滿足愛吃親子丼的 N。

冷烏龍麵 (板うどん 367 kcal):以木合盛裝的烏龍麵乍看單薄,實際份量卻不少,這烏龍麵 Q勁 彈牙,沾著冰涼麵露一併呼嚕呼嚕的滑進口中,愛吃烏龍麵的人一定會喜歡。

炸雞排、燒魚等均可選擇單點或是定食,若點定食則多附白飯 (可無限續碗,也可加錢換成山芋泥拌飯、小魚乾飯等等)、漬物、小菜、味噌湯。漬物是淺漬小黃瓜,清鮮得有如新鮮小黃瓜一般。小菜內有杏鮑菇、蝦仁、茄子、青椒、竹筍、香菇,再放上一撮蘿蔔泥,擺盤漂亮,比其他定食屋隨便燙幾條青菜充數有誠意多了。

法式豆奶凍與抹茶聖代 (豆乳ブラマンジェと抹茶のパフェ 334 kcal ) :小杯子以豆奶凍為底,上放著兩球冰淇淋,香草、抹茶口味各一,再加上紅豆 & 鮮奶油。抹茶冰淇淋茶香十足,香草冰淇淋也隱約看到香草籽,大顆的紅豆早已煮透,和軟滑的豆奶凍很是相配。豆奶凍香軟不遜於傳統的義式奶凍,卻少了那膩厚感,吃完後

芝麻慕絲香草籽聖代 (黒ごまムースとミルクのパフェ 399 kcal ):又香又濃的黑芝麻慕絲伴香草冰淇淋,再添兩顆白玉糰子 & 紅豆,我覺得這份量已能當我的晚餐了 (白玉糰子蠻撐的呀)。

京都宇治抹茶 (38 kcal):點了才發覺自己真是白痴,這怎能拼得過家裡的《角田香勢園》&《一保堂》抹茶呢?

服務大致上還好,就是有些服務生太菜鳥太冒失,所以偶有疏失。之前排隊取票的方式也讓人有點小詬病,不過後來也改善了。

自從《大戶屋》開幕後,日走下坡的《どらや》在我心裡的地位更是迅速下滑,現在只要想吃日式定食,腦海裡浮現的名字必定是《大戶屋》。





大戶屋
地址:鰂魚涌康山道 1 號康怡廣場吉之島百貨公司 1 樓



2008年9月2日 星期二

山頭火






從前在銅鑼灣有一條《拉麵橫丁》,內裡有幾家從日本過江而來的拉麵店。要論好吃,當然是不及在日本本土吃的那麼滋味,但總算是比「味癡拉麵」好吃得多 (我真是不明白為何這家店外總是大排長龍,很多年前吃過一次,至今仍穩坐我的飲食史上難吃拉麵的首位)。

在《拉麵橫丁》內最受歡迎的是《山頭火》,初看這名字覺得很奇怪,是在山頭放火嗎? (一笑) 據說是因為店主有如俳句詩人種田山頭火般好酒不羈,店子又是在三月十日開幕 (日語中的「三月十日」與「山頭火」是同音的),所以就命名為《山頭火》了。

《山頭火》在日本國內有數十家分店,海外分店甚至開到美囼去了呢!

後來《拉麵橫丁》沒了,《山頭火》也就撤出了香港。

七月初,《吉之島》康怡店重新裝潢時已見圍板上有《山頭火》的名字,知道這家拉麵店又再重臨香江了。

那陣子我天天去逛《吉之島》 (重新開幕後的超市比以前好逛太多了,而且試業期間有很多優惠),看到《山頭火》定於 7 月 11 日開始試業,而且試業期間每天的首一百位客人可以獲贈拉麵券!貪小便宜的我,剛好那幾天放假唸書,就決定捧著書本邊唸邊排隊。

那天早上在開店前十分鐘抵達,人龍並不算很長,順利的在開店時當上了第一群顧客。不過,店員好像沒有同時應對一小群客人的經驗,進店入座時出了點小混亂 (當然,香港人那種一湧而上的作風也是主因)。

在試業期間,店子只供應鹽味、醬油、味噌,辣味噌四種口味的拉麵,其他一應俱無。我聽到鄰座客人對此諸多抱怨,而我則覺得沒有所謂 (反正我也不太相信拉麵店的豬排丼、魚子丼能好吃到哪去),選了最能品嚐湯頭原味的鹽味拉麵。

等著拉麵上桌的當兒,侍者先送來一小杯冰水,清澈無色的冰水隱約透著些許甘味,看來若不是用上了礦泉水,就是使用了很好的濾水器。(不是我在說,香港的自來水真不是普通的難喝,特別在香港島的老區,不知是否因為水管老舊,總是有一股難以驅除的怪味)

等沒多久,我的鹽味拉麵上桌了。《山頭火》用的是碗口小的深碗,這種碗的好處是保溫良好,可以讓麵湯不致太快變涼;奶白色的湯頭凝匯了豚骨的醇厚與蔬菜的甘甜,吃麵前先細細啖了一口,覺得比以往的輕淡了一點,油花也少了,差幸鹽量也比以前輕了,是順應健康潮流嗎?以芝麻、細蔥提香,讓偏濃厚風的白湯嚐起來不膩口;麵條的份量偏少,男生可能得加麵才能填包肚子;幼長的直麵條沒啥鹼水味道,煮得偏硬的麵條是濃湯的好搭檔,只因幼而硬的麵條不太會吸湯,所以不會出現愈吃愈糊愈膩的情況;半肥瘦的叉燒美味如往昔,肥的豐腴瘦的軟嫩,膘肉的脂香純粹不摻雜味,補足了湯頭略嫌不厚實的小遺憾。

買單 $58,順利取得拉麵券一張。這一碗《山頭火》鹽湯拉麵雖不及我心目中的第一拉麵《花丸軒》,不過在香港而言,也算是作得蠻不錯的拉麵了。



***** 我是分隔線 *****





某夜,和 N 又到《吉之島》康怡店找吃的,恰好那陣子阮囊羞澀,想到錢包裡還有一張拉麵券,就決定往《山頭火》去,最少也能省下一碗拉麵的錢嘛!

這次被安排到吧檯座,可以偷看師傅們煮麵的功架。留心細看,師傅們都是日本人,而職級該是以所裹的頭巾來區別的。看起來等級最高的那位長得非常有型,很像日本名演員千葉真一啊!

N 選了鹽味拉麵,而我則換一下口味點辣味噌拉麵,再另加點了山葵豚頰肉叉燒、半熟蛋和炒雜菜。

這一回侍者送上來的清水不再冰涼,而是室溫的,我覺得吃拉麵還是灌冰水比較過癮。

辣味噌湯頭看起來艷紅如血池,但嚐起來卻並不火辣,反倒是一種溫和慢熱的辣,卻又佷神奇的不會覺得不夠味道 (大家要知道我是那種會把水煮魚湯頭拿來喝的瘋女生)。

山葵豚頰肉叉燒近乎入口即化,山葵的辛香消除了脂膩,即使連吃了半盤叉燒肉,腸胃也不覺得有絲毫負擔。

炒雜菜是高麗菜、韭菜、豆芽菜和甘筍,炒得清脆不軟趴,灑了些許黑椒帶點辛香,還有點點的肉味 -- 難道是澆了點湯頭來調味嗎?

半熟蛋的火候拿捏得非常的好,細緻脆嫩的蛋白、微凝香醇的蛋黃,好吃得讓人想再來一顆。

買單 $13X,吃麵時瞄到鄰座的鮭魚子丼看來並不吸引,下次來時還是乖乖的只點和拉麵相關的東東較為合算。






山頭火
地址:鰂魚涌康山道 1 號康怡廣場吉之島百貨公司 1 樓
電話:2967 4044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海香馥郁啖海膽 @ SPOON by Alain Ducasse (3)





甜點是草莓冰品配蛋白甜酥 (Chilled Strawberry Vacherin)。

把新鮮草莓洗淨,以四瓣切法切粒,放到鍋中和著砂糖小火慢煮,煮時得輕力翻動以免沾鍋,煮至草莓變得微軟後起鍋,添檸檬汁 & 少許黑椒調味,也可調入少許義大利黑醋放涼後即成草莓果醬

冷凍草莓 & 砂糖放到大碗中,以保鮮膜封好,然後置於熱水上一小時,待草莓變軟釋放汁液、砂糖融化後,濾出汁液,即成草莓汁 (Strawberry Juice)

以電動攪拌器打發蛋白至泡沫狀,再倒進篩過的糖霜粉,以輕輕覆摺的拌法把糖霜粉拌進蛋白泡沫中,拌好後把蛋白泡沫放到擠花袋中,然後把蛋白泡沫擠到烤盤上修飾形狀灑上椰絲,然後以攝氏 90 度烤烘一小時,即成蛋白甜酥

取一璃玻大碗,先放進一匙草莓果醬,然後放上新鮮草莓粒 (也可加進其他莓果),再放兩球草莓雪酪於其上在草莓雪酪上插上蛋白甜酥,再澆上草莓醬汁即成。

我戲稱這道甜點為草莓大餐,因為它就是草莓、草莓和草莓嘛!果醬、雪酪、蛋白甜酥都可買市售現成的,若是拿來宴客只要先做好醬汁便行了,真是超方便的一道甜點呢!







潮香馥郁啖海膽 @ SPOON by Alain Ducasse (2)






主菜是海膽烤海鱸 (Roasted Chilean Sea Bass, Sea Urchin Citrus Condiment)。

先把小紅蘿蔔、嫩茴香 (Baby Fennel)、青豆 (Green Peas) 分別先以開水煮過,再泡冰水備用

花枝煎過切成小粒;再把龍蝦腦髓蒸熟放涼後壓成泥狀,連同檸檬醬 (Lemon pulp)與花枝粒拌勻,添進海膽,再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添加橄欖油讓其變得濃稠,最後拌進剁碎的紫蘇葉 (Basil),成海膽花枝醬

把海膽、龍蝦腦髓 & 奶油拌勻添進龍蝦湯 (Lobster Bisque) 裡煮稠成醬汁,過濾後備用。

把蔬菜以少許奶油溫熱後調味;把海鱸以平底鍋煎至兩面金黃,再放進烤爐中烤至全熟 (我自己則喜歡在煎鍋上加蓋以取「煎焗」效果),再在其抹上海膽花枝醬放上兩瓣生海膽把蔬菜盛盤澆上海膽龍蝦醬汁,再把海鱸放上即成

這一道必須把醬汁、海膽、花枝、海鱸一併進口才能得其醍醐味 -- 龍蝦的醇、海膽的甘、花枝的 Q、海鱸的滑,全匯於口中時,其滋味有如一顆海鮮小炸彈,把海中各樣的的美味一次過在舌上引爆!後來再試著只挑一點鱸魚肉吃,其落差之大,堪比天壤。怱發奇想,若把鴨肝醬抹在煎好的雞胸肉上略烤,不知是何滋味?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