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9日 星期二

天香樓





一月初,隨著 CT 參加了她另一批朋友辦的《天香樓》飯聚,筳開兩席,可見香港愛吃的人還真不少。席間主事者說有看我的網誌,還真是讓人受寵若驚。

參加這種飯聚有好有壞:好在不用煩惱到哪找一大團人吃貴貴的美食,壞在失去了點菜的自主權 -- 幸好人多好點菜,是夜《天香樓》的名菜也大致嚐透了。

是夜既定菜式依次為:素鵝、醉鴿、醬鴨、爆腰花、龍井蝦仁、煙燻黃魚、椒鹽櫻桃、東坡肉、鹹肉烏塌菜、蟹粉拌麵、蒓菜魚丸湯、鮮果酒釀丸子。

雖然座中大部份人都愛吃愛拍,但當我拿出我的 Nikon D40 + AF-S DX 18-200 VR 時還是引來一陣:「好專業~」其實我只是一機一鏡遊天涯而已,比起那些動輒兩機五鏡出動的仁兄仁姊,我真的是個小咖 (再說,我選中這枝長距變焦鏡是因為它附 VR 功能,不言而喻的是我的手真的很會抖)。

席中不乏劉伶之徒,上菜前自是先來一壺暖花雕。不知是否年紀愈來愈大 (老就認了吧!),我近年對小杯輕酌的酒類愈加偏愛,不論是西方的波特、雪莉,還是東方的吟釀、花雕,均是我的心頭好,或許是愛上了那一小杯一小杯慢慢喝的閒適吧。《天香樓》的花雕該是香港眾江南館子中最好的,芳、香、醇、厚、甘、潤無一或缺。灣仔《老上海飯店》的花雕已算不俗,但一和《天香樓》的相比,就矮了下去。

以桌上的漬鹹蘿蔔佐著下酒,不知是否鹹味與甘味相襯托,竟讓花雕的甘味在舌尖上變得更為鮮明。這鹹蘿蔔爽脆中帶點生蘿蔔特有的辛辣,單吃可能有點過鹹太辛,但若是配清粥的話,實是妙品。

素鵝依傳統燻製,滿是燻香豆馥的豆腐皮層層相疊,其間綿密細軟如厚綢,雖是素卻覺腴,比之坊間那些油膩膩的炸素鵝,其高下何止雲泥之別。

醉鴿碩大無比,大得差點讓人誤以為是醉雞!這醉鴿肉厚而嫩,骨細而軟,體大卻不過肥,沒有惱人的多餘脂膏 (要知道,酒汁上飄著油脂塊是多令人掃興的一回事),花雕酒香滲入肌髓,嚼後腔內猶有餘香。

我初看到醬鴨時誤以為是風鵝 -- 只因其皮上無汁、肉作脂色。這鴨肉鬆軟而味濃,不帶一絲鴨臊味。

爆腰花是四前菜中唯一的熱盤,平常我不太吃腰花的,只因佳品極少,一來腰子得多花功夫才能洗淨、二來腰子易老,即便清得乾淨,火候一壞也是枉然。這盤爆腰花極嫩,幾近不用咀嚼便已滑入喉頭,最愛那幽微的麻油香。

龍井蝦仁用的是若有指甲大小的河蝦仁,確是鮮甜爽脆,薄薄的玻璃芡汁把蝦子的鮮味都封在裡頭。只是,什麼叫「龍井蝦仁」?就是把龍井的茶香和蝦子的甘鮮合在一起嘛!但龍井的清香、微苦、淺甘、輕澀在哪裡?我明白時已隆冬,去歲春摘的龍井確會走了點味兒,但連一絲一毫都不剩,也就枉稱為「龍井蝦仁」了。

另外我超反對在龍井蝦仁中添醋,誠然陳醋能讓蝦子的鮮甜更顯,但纖細清雅的龍井香又豈受得了陳醋那濃重的酸香?薑末陳醋的酸、甜、辣絕對會扼殺龍井那似有若無的微甘輕澀,倒不如乾脆吃清炒蝦仁更好,又何必浪費好茶?

雖然 CT 嫌煙燻黃魚的燻香不重,但我倒覺得是恰到好處,最讓人感動的是重嚐久違了的黃花魚鮮味,這黃花魚肉質在細嫩滑溜中帶點彈性,難以比擬的魚鮮在舌尖上擴散,確是兒時常吃的黃花魚!這才是黃花魚真正的味道,平常那些肉質鬆散味道淡泊的難以匹敵。一嚐到這味道,兒時記憶馬上回櫳,又再想起了老爸。

椒鹽櫻桃,其實就是炸田雞腿的舊式菜名,以其腿肉碩大如櫻桃而名之,《天香樓》好像是以乾炸田雞腿稱之,不過我覺得炸田雞腿能大支到這種地步,不用「椒鹽櫻桃」這美名有點浪費了。說來不怕大家笑我,其實我從沒吃過田雞肉,只因小時常在市場閒盪,被那殺田雞的血淋淋場面嚇過不少次,所以從小到大都不敢吃。只是這椒鹽櫻桃一上桌,CT 不分由說就夾了一枝送往我碗內,卻之不恭也就唯有「慷慨就義」。初嚐田雞腿只覺其如若肉質極細的嫩雞肉,只是鮮味尤在其上。只是我一邊吃、一邊吐細骨、一邊努力的要自已不要回想那些血淋淋場面,實是有點食不知味之感,所以下回若有選擇,我還是會對田雞敬謝不敏。

東坡肉乃是夜最失色的一道,脂膏不腴、瘦肉不軟,和主廚長子所掌的《杭州酒家》相去甚遠。

鹹肉烏塌菜有著漂亮的配色,粉白嫩紅配著墨綠淺青,真是賞心悅目。鹹肉去鹽的功夫作得好,反而比東坡肉還好吃,而正值盛產期的烏塌菜甘嫩無渣,滑進口裡就化掉了耶!

蟹粉許是不當季的關係,未能讓我的味蕾驚艷,反而Q 勁十足的麵條讓我留下了印象。

火紅的金腿、草綠的蒓菜、雪白的魚丸三者合起來成就了一鍋好湯。蒓菜清而味淡,主要是吃其滑溜的口感,魚丸軟嫩如豆腐,而味道則全仗著火腿上湯的好滋味。

鮮果酒釀丸子是湯汁芳馨甘潤、丸子 Q 軟不黏,只是我實在不懂得欣賞被煮至軟軟的香蕉 & 草莓。

這頓飯吃得好快,八時入席,九時半還沒到便吃完了,頗不合本人美食慢嚐的風格,所以當甜湯上桌時赫然有「吃完了?這樣就完了嗎?」的感覺,虛空感油然而生 -- 我還是比較喜歡慢食細嚐,一頓飯吃他個三、四小時。

買單 $700@,以《天香樓》而言算是意料中事,只是幾道熱菜連接失手(尤以東坡肉最不能原諒),讓人覺得這頓飯不能算是沒有遺憾的。不過那幾道出色的冷盤,倒是令我很想找天結伴再去,就只點冷盤 & 黃酒,好好的淺酌低談一番。






天香樓
地址:尖沙咀柯士甸路 18 號 C
電話:2366 2414

2008年1月28日 星期一

雞油菌飄菜根香 @ SPOON by Alain Ducasse (3)






甜點是覆盆子薄餅 (Raspberry Pizza)

首先把麵粉 (食譜上寫的是 Bread Flour,應該是高筋麵粉吧?)、鹽、砂糖、酵母、雞蛋奶油加到大碗中,以攪拌器打成麵糰放到大碗中以保鮮膜封好,再放進冰箱裡冷藏約十分鐘,讓麵糰發酵,再把麵糰輾平切成一大圓,成薄餅狀

把奶油放到大碗中,依序加入砂糖雞蛋杏仁粉逐段拌均後便成杏仁奶油 (Almond Cream)。

把杏仁奶油厚厚的抹到麵糰上,然後放上覆盆子 & 已切塊的草莓;在沒有抹上杏仁奶油的地方掃上一抹薄薄的蛋白,然後以 185 度烤焗十來分鐘,出爐灑上開心果仁,並在薄餅的邊邊抹上杏桃果醬,最後灑上糖霜就完成了。

這甜點雖說是薄餅,但其實更像是軟中帶 Q 的甜麵包,由於我超討厭覆盆子,所以我的那份就只有草莓,微暖的甜薄餅配著香草籽冰淇淋,薄餅的 Q 厚、冰淇淋的膩滑、草莓的微酸、杏仁奶油的香氣,合起來自是討喜的一道甜品,唯一讓我有點困惑的是這甜品太有份量了,很努力才能吃完啊。


2008年1月25日 星期五

雞油菌飄菜根香 @ SPOON by Alain Ducasse (2)






主菜是雞油菌小龍蝦燴馬鈴薯疙瘩 (Potato Gnocchi with Girolle, Yabbies and Green Asparagus)。

先來製作馬鈴薯疙瘩 -- 先把馬鈴薯煮熟後壓成薯泥 (這次用的是蒙娜麗莎馬鈴薯),把薯泥放在大碗中,和蛋黃麵粉拌好後揉搓麵糰,然後把麵糰搓成細長條狀 (約一寸直徑)把麵糰切成小塊以手調整其形狀 (有點像搓湯圓),最後把小麵糰在叉子上滾過以製造坑紋,那生馬鈴薯疙瘩便完成了。燒一大鍋水把馬鈴薯疙瘩放進水裡煮熟 (煮好的麵糰會從鍋底浮上水面),接著以冰水冷卻以保持 Q 勁,澀乾後備用。

雞油菌洗淨澀乾;蘆筍薄片後川燙,以冰水冷卻;荷蘭芹 & 乾蔥切碎,備用。

預備三個平底鍋,以第一個平底鍋把小龍蝦肉煎好備用第二個平底鍋則以橄欖油炒香乾蔥、雞油菌、荷蘭芹;第三個平底鍋內放進雞湯加熱,雞湯煮開後再加奶油,然後把馬鈴薯疙瘩回鍋燴煮

先把馬鈴薯疙瘩盛盤,依序放上蘆筍片小龍蝦雞油菌,然後澆上小龍蝦醬汁便完成了。

雞油菌香中帶鮮,小龍蝦甘美彈牙,而馬鈴薯疙瘩吃來 Q 中帶軟,沾著小龍蝦醬汁的香濃後更顯美味。製作馬鈴薯疙瘩時可以作多一點冷凍起唻,配上其他醬汁如香草醬、奶油白醬等也很合適。


2008年1月23日 星期三

雞油菌飄菜根香 @ SPOON by Alain Ducasse (1)





「西風東漸」這文章分類快變成《SPOON by Alain Ducasse》烹飪班特集了 -- 沒法子,我數月來除了去上課外真的很少吃西餐。

十月烹飪班的主題是雞油菌 (Girolles),有著漂亮的淺黃色,看來小小的不甚惹眼,但滋味卻是非常的好,而且清香逼人,愛釨菇菌的人必不會錯過這美饌。

這天的前菜是雞油菌蔬菜鍋 (Cocotte of Vegetables and Girolles)。

先把雞油菌外層的污垢及根蒂除去,略為泡水讓菌傘內的沙子釋出,然後以廚房紙巾墊底吸去多餘的水份,備用。

這蔬菜鍋會用上很多種不同的蔬菜,先取青筍去皮切作長方條狀小白圓蘿蔔以小刀削皮;小王米切段;蘆筍切去底部削掉外皮小紅蘿蔔切短以刀剝成五角切,裝成是迷你紅蘿蔔的模樣 (超可愛的);把紅菊苣 & 蘿蔓生菜修邊取芯,把所有蔬菜各依其特性以熱水略煮後,泡冰水冷卻,撈起備用。

蕃茄放到以熱水川燙撈起剝皮切半去籽調味以低溫烤焗使其脫水,放在橄欖油中保存便成油漬蕃茄。

在深鍋中放油先輕炒雞油菌,然後把再把剛才的水煮蔬菜也放到鍋裡添一點雞湯加蓋燜煮約一分鐘,最後把紅菊苣、蘿蔓生菜 & 油封蕃茄加進鍋裡,以原鍋上桌便成。

這道菜的味道十分清新鮮甜,雞油菌的風味也讓蔬菜們的清爽烘托出來,雞湯讓略嫌素寡清澀的菜式添上一點圓潤。這道菜佷適用來宴請正在減肥中的女生 (卡路里低嘛),也很適合宴請素食者 (只要把雞湯換成素湯就可以了),自家作自家吃的話,也可以選用別的蔬菜和菇菌,變化無窮呢。




2008年1月21日 星期一

[台北] 點水樓小籠包 @ 桃園機場美食街





在桃園機場第二航廈的美食街巧遇《點水樓》的小籠包,當然得點一客來嚐嚐看。

《點水樓》的主廚出身自《鼎泰豐》,近年《點水樓》的聲勢有直追《鼎泰豐》的感覺,各台北旅遊書都會介紹這小籠包名店,他們的分店也愈開愈多。不過我遊台多次,還是無緣得嚐。

這小籠包一份五顆賣 120 NTD,比《鼎泰豐》110 NTD / 六顆 來得要貴,不知是否航站店特貴的關係;採現點現蒸的作法,所以得等七分鐘才能取餐。

賣相看來是不錯,最少看得出摺位整齊、包內含湯,不過麵皮明顯比《鼎泰豐》的厚重。啖進口裡,只覺得這小籠包油少湯多,喜歡清淡口味的也許會覺得比《鼎泰豐》的好吃,但可能由於油份過少的關係,我覺得絞肉嚼起來很乾澀,就在這一點上,《鼎泰豐》仍然穩坐我心中小籠包第一的寶座。

不過我得承認,以機場美食街的水準而言,這算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了。



PS:除美食街外,另有航廈店於桃園機場第二航廈管制區 C4 C9 登機門處。




點水樓
網址:http://www.dianshuilou.com.tw/


[台北] 老天祿





遊台前,我對 T 動了氣 (我極少對好朋友動氣,但這傢伙踩中了我的超級大地雷),啓動了我性格中的「極冷模式」(我是個孤僻乖張的怪小孩),弄得我那一陣子整個人都散發著如寒冰般的殺氣 ( N 最可憐了,雖然老婆不是對準他發炮,但每天看到板著臉的老婆也不會好過吧?),照道理說這種人不用給他買伴手吧?不過早在很久以前就答應了他會替他帶《老天祿》的鴨舌回去,我是個守信的人,在往桃園機場前,就先去《老天祿》排隊了 (排隊時我和 N 說若 T 連拿伴手禮也會放鴿子的話,我一定會火山大爆發,N 很可憐的說:「為了我的安全著想,可否乾脆不買伴手給他?」)。

西門町有兩家《老天祿》,一家是武昌街的「正宗」《老天祿》,另一家是成都路的「上海」《老天祿》(奇怪,台灣人不是稱這為廣式滷味麼?和上海有什麼關係?),我較喜歡前者的味道,每次都是往那邊買。

星期六的《老天祿》,人真不是普通的多,隊伍中大多是遊客 (逾半操廣東話的),我們本擔心會買不到,不過後來偷看到滷味源源不絕的上架 (店家應已很習慣假日的可怕人潮吧?),就放心下來了。排了快半小時才輪到我們選購,既然排了那麼久,當然不能只買 T 的份兒,我也買了好些滷味打算拿往機場當晚餐 (先吃飽才上飛機嘛)。

我買了一包鴨舌給 T (不知是否假日所以只賣大包的,每包半斤要 450 NTD,以往明明可以十支十支的買),另買了雞腿 (50 NTD@)、鴨翅 (25 NTD@)、豬蹄筋 (100 NTD / 125g)、牛肚 (80 NTD / 份)、海帶 (20 NTD / 100g) & 百頁豆腐 (20 NTD@),滿滿的一袋。

N 問我:「妳不買鴨舌麼?妳不是很喜歡吃的麼?」我:「我覺得太貴了,不值得。」

歐巴桑的服務態度不太好,我請她把袋子用橡皮筋束起來以防滲漏,她卻說什麼也不肯,連替袋子打個結也不肯。最後是我回《萬事達》拿行李時,順便把所有滷味拿出來逐包逐包捆好才離開台北。

抵達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時,天已黑了,我們辦好了登機手續後,便往美食街走去,竟看到有《點水樓》小籠包在賣!我就決定買一份小籠包,再搭著滷味當晚餐。

我先把所以滷味攤放開來,然後先吃看來最誘人的雞腿,看起來就油亮亮的,一口咬下去只覺雞肉厚而細嫩,滷汁讓雞肉本有的鮮味更為特出,而且內裡肉汁豐盛,區區一支滷雞腿,其美味卻如此的讓人驚艷。

鴨翅算是大碼的,滷得透而不爛,翅骨間的肉很多,皮肉則帶一點 Q,但並不硬,濃郁的鴨鮮是最令人讚賞的地方。和可以大口咬下的雞腿不同,鴨翅得細心的慢慢啃,把骨間的肉細心的啃下來,在這過程中,能慢慢享受滷汁的香氣。

豬蹄筋吃來 QQ 的,可能由於蹄筋本身沒啥味道,所以滷汁的辣勁在此份外鮮明。牛肚也是滷得恰到好處,適度的嚼勁讓人得愈吃愈香。

海帶有點偏鹹,百頁豆腐則只有外邊有味道,這兩道是較為失色的 -- 這麼說來,《老天祿》好像較擅於滷肉品,不論是味道還有嚼勁也拿捏得恰到好處。

幸好在上飛機前把肚子以這麼美味的滷味填得飽飽的,不然就得吃那可怕的素漢堡了 (旁邊的青菜是不錯吃,但那素漢堡根本就是一糰麵粉而已) 。




後記:回港後第二天約了 T 出來拿伴手,這傢伙竟然還真想過再放我鴿子 (我答應替他帶鴨舌時,言明一定要在我回港後第二天拿取) =.=。幸好他嗅到一點點不尋常的火藥氣息,終於是有出來拿他的鴨舌,不然……嘿嘿……





老天祿
地址:台北市武昌街二段 55 號(西門町徒步區內)
電話:(886) 02 - 2361 5588
網址:http://www.lautianlu.com.tw


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台北] 蜂大咖啡






轉眼之間,十五天很快就過去了,這天是「台灣趴趴走」的最後一天。早上退房寄存行李後,我們先去再吃了一次《鼎泰豐》,然後又再回西門町蹓躂。

由於我們是「早機去,晚機返」,所以還有一整個下午需要消磨。「先去逛逛誠品,再去《蜂大》吧?」久違了的誠品西門店,進門的第一個感覺是放書的地方少了,不過我還是在這裡逛了一個多小時,更買了一本講解日語病句的書,然後才往《蜂大》走去。

差不多每次來台北都會到《蜂大咖啡》,這家已有幾十年歷史的咖啡店,剛開店時該差不多是獨市生意吧?數十年彈指過去,台北滿街都是咖啡室了,不過《蜂大》還是在老地方每天依時開店,仍是每天都擠滿了老顧客。

我有不少香港朋友誤以為這家店的名稱是「峰大」,錯錯錯!正確的名字是「蜂大」,是蜜蜂的「蜂」啊!據說老闆賣咖啡前以養蜂為生的,你看,牆上海報左下角的店標也是蜂巢狀的。

單看《蜂大》大門處那放滿了中式餅食瓶瓶罐罐的櫃檯,很難想像這是一家咖啡店,但只要往內一踏,就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咖啡豆 & 器材。店面長而窄,裝潢很老式 (畢竟有幾十年的歷史嘛),我們在一樓找不到位子,就轉而往二樓去,很幸運的剛好看到一桌歐巴桑正在買單,就和另一對香港情侶瓜分了那張桌子 (原是兩張雙人桌合併,我們當然又把它們拉開了)。

在《蜂大》,我們都不用看菜單。N 一定是喝蜂大綜合咖啡,而我則必點法式巧克力,從來都不作他想。

蜂大咖啡好喝嗎?我想應該不錯吧?最少 N 和 我一好友 I 都很喜歡喝這個。至於法式巧克力,則以鐵壺奉上,再配上喝濃縮咖啡用的小杯子,我超喜歡這兒的熱巧克力,撲鼻而來的巧克力香氣中夾雜著些許榛果香,喝時只感到稠厚柔滑、濃郁芳香兼備,絕不遜於《半島酒店》的惡魔巧克力,可是價錢卻便宜多了。

愛甜 的 N 到甜點櫃那邊拿回了一片百香果慕絲蛋糕,酸香宜人,甜度適中,慕絲的質感也軟滑。

很多人說《蜂大》的歐巴桑態度惡劣,我覺得是還好吧,雖然不太親切,但最少還沒對我擺過臉色。

買單 2XX NTD。喜歡《蜂大》,喜歡那種西門町新人類、打睏的老伯伯、我們這種過客閒適的共處一室,奇異又和諧的氛圍。





蜂大咖啡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 42 號
電話:(886) 02 - 2371 9577

2008年1月17日 星期四

[台北] 阿桐阿寶四神湯





在吃羊肉爐的時候,特萊兒問我吃不吃四神湯,我說我沒吃過,不過很有興趣試一下;結果在吃完羊肉爐後,特萊兒就帶著我們去吃四神湯了。

在特萊兒的帶領下我們穿過大街小巷 (我壓根兒沒認路,跟著特萊兒走就準沒錯),然後就看到這家晚上九點多還是坐無虛席的店家,和走來時沿途那寂靜的街道形成強烈的對比。

我們一行六人進店裡找了位子,然後由特萊兒去點餐,其實大家都很飽 (感謝大家陪著我作飲食瘋子),不過還是點了些東西意思意思一下。除了四神湯 ( 50 NTD),店家還供應赤肉湯、魚丸湯、燒賣、肉包 & 粽子。我當然是吃四神湯,而 N 是不吃四神湯的 (他不吃腸子),他最後好像是點了碗赤肉湯。我們兩人並不一起坐,所以我也不甚肯定他到底吃了些什麼 (我顧著和特萊兒說話,把 小m & M 都掉給他去應對了)。

特萊兒說她以前很討厭這家店,因為來吃的人都把機車、自行車並排停放在外,弄得行人道變了停車場;後來吃過後,被好味道折服了:「能作得這麼好吃,算你行,怪不得顧客那麼多。」

《阿桐阿寶四神湯》也是一般小吃店裝潢 -- 即沒啥裝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店家很豪氣的把整瓶調味料放在桌上,一派「隨你加」的氣慨。其中有一瓶是店家自行調製的藥酒,據說內裡有海馬!

餐點很快的就端上來了,四神湯好大的一碗,內裡有過半是腸子!豬腸子在台灣賣很便宜的嗎?老闆不怕虧本啊?除了腸子,湯裡還有些薏仁、蓮子什麼的,依著指示先在湯裡加點藥酒,被湯的熱氣一蒸,酒香就出來了,先喝一口湯,有著肉骨的醇,也有著內臟的鮮,加以淡淡的藥香,其味道雖不似剛才喝過的當歸羊肉湯那麼炫目鮮明,但卻另有一種溫和婉約的討喜。腸子洗得很乾淨,一點異味都沒有,燉得很爛,嚼來完全不費力 (我愛吃燉得很爛的腸子,吃起來一整個對味)。

據說湯喝完了還可以再續,不過我們都太飽了,當然不可能還要續湯啦。只是我們一邊叫著好飽,又一邊在特來兒的帶領下去吃豆花燒仙草……






阿桐阿寶四神湯
地址:台北市民生西路 153 號 (承德路二段交叉口)

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

[台北] 甜點饗宴 @ 15 區法式烘焙





這天午後,我們約了小明一起吃蛋糕,在小籠包與蛋糕之間的夾縫中無處可去,乾脆早點投向蛋糕的懷抱中。

《15 區法式烘焙》躲在西華飯店後方的巷子中,位置算很好找 (因為只要找到西華飯店往後繞便找得到)。白色外牆的小店配橘色的燈箱招牌,簡潔討喜。前庭放著兩三張小桌子,好天氣時在戶外吃茶點也是個好選擇,不過我們還是決定進店裡安頓,進門是蛋糕櫃,往左轉就是用餐區,也是以白、橘二色為主。

我們先往蛋糕櫃看看這天有些什麼甜點,看到某些只剩下一兩件的,就趕緊先向店員訂下來,等會再吃。

《15 區法式烘焙》的茶飲選擇蠻豐富 (好像都是《Mariage Frères》的茶?),我選了生日茶,而 N 則選了馬可波羅茶。生日茶是以我喜愛的大吉嶺作基調,再配上香辛料調成,據說這是《Mariage Frères》特製的 141 週年慶典用茶,所以才命名為「生日茶」。大吉嶺我猜是春採的,茶味輕淡不澀,而香辛料的濃烈風味下透著一絲非常幽微的橘柚香,是一壺很合我口味的紅茶。

馬可波羅茶則是飄散著花香的綠茶 (說是綠茶,茶湯看來還是有點像紅茶),清雅不俗的花香的確有著一點「神祕東方」的氛圍,能以茶香吹出一個幻想泡泡,不愧是巴黎百年盛名的紅茶品牌。

等著小明的來到,我和 N 先吃兩件甜點打發時間,先選了橘色輪舞曲以及蘿莉塔。橘色輪舞曲呈長條型,據說其造型是模彷高鐵的 (這實在是有點過於穿鑿附會了吧?),以香橙檸檬慕絲為主體;中心處夾了一點果醬似的東西,味道是酸酸甜甜又帶點百香果香味的;底盤是巧克力蛋糕,香橙 & 巧克力也算是蠻相配的味道。我最喜歡是蛋糕上那以糖漿煮過的香橙片,那橙香真的超濃的。

為啥柚子慕絲塔會稱為「蘿莉塔」?是柚子的酸澀很「蘿莉」嗎?檸檬黃的柚子果凍內包著的是香滑軟膩的起司慕司,中心處藏著一點柚子泥,底盤脆餅上再抹上了一點檸檬奶油 (還是果醬?),最後再在塔上放一片巧克力 (巧克力片上的圖案是氣泡紙花式的,有趣)。柚子的酸甜、檸檬的清香、起司的柔滑、脆餅的榛果香、巧克力的苦甜,層層遞進的佔領著味覺,卻又和諧的共處著。

乘著小明還沒到,我先把她討厭的傢伙幹掉吧 -- 就請店員替我上抹茶千層酥 (小明很討厭抹茶的味道)。這千層酥比平常所見的烤得焦了一點,也就帶著一重焦香;派皮偏厚,不過卻還是很酥脆,而且也沒有被抹茶奶油濕潤變軟的毛病;抹茶奶油有著該有的濃鬱苦甘,茶香倒是不太顯,可能是給酥皮的焦香給蓋過了。

才剛吃完千層酥,小明就氣呼呼的進門來了,原來她剛剛給警察開了罰單 (她說那個警察很機車的待在光華商場附近抓他們停車時不知是左轉還是右轉什麼的,我是不太懂台灣的交通法,所有有聽沒有懂)。我就跟她說別氣別氣,我們來吃蛋糕 (美食能消除一切怨恨啊)!

小明也點了一壺茶,但我忘了是那一款口味了。

愛甜的小明來到,我們的戰力霎時大增,連忙請店員為我們再上三款甜點 -- 巴黎布列斯特泡芙、檸檬塔、蘿莉塔 (之前小明沒嚐到嘛)。巴黎布列斯特泡芙說穿了是榛果奶油泡芙,泡芙鬆鬆的,軟硬適中的不會過脆或過軟,帶著芳香的杏仁香氣,內裡是滿滿的榛果奶油,一施力就往四方擠出來,吃時還真有點小狼狽,不過那馥郁的果仁香所帶來的幸福感會讓人忘掉這些小瑕疵。

檸檬塔以鬆化的杏仁塔皮 & 偏硬的榛果脆餅作底盤,滿滿的檸檬奶油餡料清酸自然,沒有一絲人工的味道,配上乾酥的蛋白脆條,讓味覺在甜 & 酸之間跳躍著。

最後是兩款巧克力甜點 -- 巧克力塔 & 巧克力蜻蜓,兩者均是以《Valrhona》的巧克力作主材料,只是兩者的濃度各有不同。先是以 55% 可可成份巧克力製成的巧克力塔,酥脆的塔皮中藏滿了細滑柔膩的巧克力醬,不知為何帶點焦香,卻讓風味更為豐富。巧克力蜻蜓用上了 70% 可可成份的巧克力,潤厚的慕絲入口即化,極濃極純的巧克力味道就此在舌上漾開,蛋糕內藏了點像是脆米的東西,偶爾的酥脆感像是在嘉年華途上的小煙火一般。

我們三人合共吃了八件甜點,對不愛甜的我而言是有點不可思議的。其實吃到後段那四款蛋糕,每件我都只能淺嚐一口,然後由 N & 小明把蛋糕消滅掉。

吃喝談笑之間,一個下午瞬間消逝。由於我們和別的朋友還另有飯聚,只好在六時許匆匆買單趕下一攤。是次下午茶由 N 買單做東,所以我不太清楚是多少錢,我猜大約 12XX NTD 吧?小明一路送我們到捷運中山國中站才依依惜別,和前幾次不同的是,這一別,就真的要經年才能再會了 -- 小明出國、我們回港,不過套用我的常用句:「只要還沒死又沒反臉,總是有相聚的機會」謝謝小明在此次台灣趴趴走之旅一路上的陪伴招待,為我們帶來了美好的旅遊回憶,妳在德國要努力唸書啊,另祝快點拐到一個德國大帥哥! :P






15 區法式烘焙 (15ème Patisserie)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三段 113 巷 6 弄 11 號 (西華飯店後方)
電話:(886) 02 - 2545 6760


[台北] 初嚐羊肉爐 @ 大肥羴





我是個沒什麼朋友的人 (只看 Facebook 便略知一二,人家的名單上動輒幾百人,我好像連 50 人都沒有),不過倒是很怪異的在台灣有不少朋友,所以每次到台灣都必有些聚會 (其實是因為 N 在 PTT 笨板小有名氣,托他的福我們才有那麼多台灣朋友 XD)。

我們這次在台北逗留的時間不長,沒法子和朋友們個別相聚,乾脆全約在一起好了;至於吃些什麼、在那裡吃,就由我來傷腦筋。

最後,我選了吃羊肉爐。這次遊台本就決意要吃羊肉爐的,只因身為羊癡的我竟然沒吃過,真是奇恥大辱!所以決定任性一下,請大家配合我在還不算很寒冷的初秋吃羊肉爐 (希望不會太補了而噴鼻血吧)。

可是台北那裡有好吃又便宜的羊肉爐呢?我在 PTT Food板 爬來爬去,終於找到了《大肥羴》-- 價錢便宜 (吃到飽 230 NTD@)、地點適中 (捷運雙連站附近),板上好評也不少,就決定選這裡作飯聚地點。

由於我的國語太彆腳,所以我請親愛的特萊兒替我訂位子,細心的特萊兒回信時還仔細註明從捷運站該怎麼走才找到《大肥羴》:「雙連站不管那個出口出站後,往麥當勞的方向走去,路上會先經過摩斯漢堡,繼續往前走,看到一間7-11就右轉雙連街,往前第三個小巷口便是萬全街,左轉可到《大肥羴》」

是夜我們匆匆離開《15 區法式烘培》,乘捷運到雙連站去,途中卻在忠孝復興站轉乘時遇上「塞人」之苦 (許是下班時間,站內的人超多),結果就遲到了!

抵達時只見特萊兒與 小m 已在聊天了,桌上還放了六杯愛玉 (應是特萊兒獨家贊助的)。由於小美女 M 說她和她的朋友會晚點到,那我們就不客氣的先點湯頭拿火鍋料了。

《大肥羴》沒啥裝潢,門前好像是燒烤攤 (除了羊肉爐吃到飽外,每人還可免錢點一份燒烤),店裡就只簡單的放了些桌椅,還有就是放火鍋料 & 飲料的幾個大冰櫃。

當歸湯頭單是用嗅的就已覺得充滿藥香 (那個香氣在店外幾步處也聞的到),據網路上的傳言,這清澈的湯頭是老闆以幾十斤羊肉加秘製藥包一起燉的,喝起來確是既有羊肉的濃鮮,復有當歸的甘厚,非常合我這愛羊又好藥香的脾胃。最令我驚喜的是平常若這麼狂吃羊肉、狂喝當歸湯,翌日必定會覺得燥熱的受不了 (大家還記得我前幾篇說那個吃藥燉羊肉吃到長暗瘡的故事嗎?),但這次狂吃後,第二天竟然什麼不適都沒有,超神奇。

既是吃羊肉爐,那羊肉的品質自是最重要的。《大肥羴》供應的羊肉分為羊肉片、羊肉排骨、羊肉塊 (後兩者都是帶皮的)。我愛死了那個羊排骨,皮軟、筋 Q、膏腴、肉嫩,最愛那藏在皮肉之間的羊膏,其香腴豐潤不用多說,而且怎麼吃都不會覺得油膩,我連吃了十多二十塊才罷休。羊肉片是厚切的,卻不會因此老硬,而且味道比羊排骨要來得更濃厚一點。我們好像沒怎麼拿羊肉塊,所以我也沒啥印象。

我只顧著吃羊肉,其他火鍋料也沒怎麼吃,只記得經過湯頭洗禮的高麗菜變得極甜美,還有就是小美女 M 的朋友聽到我愛吃蛋餃,就給我一直下 (笑)。

吃著吃著,店家來問我們要些什麼烤物,顧著吃羊肉的我想也沒想就答:「我不用了,我吃羊肉就好。」結果我們六人,只點了烤雞腿 & 柳葉魚各一份。我不愛吃柳葉魚,但在 M 的推薦下嚐了一塊烤雞腿,看外觀就知道烤的火候不錯,進口是皮酥肉嫩,微甜的蜜汁讓雞腿的肉味更顯。

難得的好友相聚,顧得了說話顧不了吃 (照片也是有一張沒一張的拍),饒是這樣,那羊肉的好滋味現在仍留存於我的腦海中;還有那甘而不燥的當歸湯,我也連灌了好幾碗 (店家會留意鍋子內的湯乾了沒,然後適時的替我們加湯)。

店裡所販售的飲料是要另外算錢的,當然比外面的貴一點,不過食費如此便宜又可以吃到飽,在飲料上補貼一下老闆也不為過吧。而且老闆好像不介意客人外帶飲料進去,我們公然在喝愛玉就沒有被說過什麼。

這家店的服務很平實親切,有一個小插曲讓我對這店印象更好:M 的朋友不小心把化妝包忘掉在洗手間,我們離開後一小時才發現,跑回去拿,老闆早就替我們把那包包保管好,等著我們回去拿呢。

我很慶幸能找到這麼的一家店,讓我們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愉快的晚餐。

除了店面較小又沒啥裝潢之外,我實在想不到這店有什麼缺點,地點方便、價格實惠、服務親切、食物美味;如果香港有這麼一家的羊肉爐,我一定每星期都去報到。





大肥羴
地址:台北市萬全街 43 號
電話:(886) 02 - 2557 8548


2008年1月15日 星期二

2008年1月14日 星期一

[台北] 鼎泰豐






我知道,遊台北寫《鼎泰豐》實在很沒新意,但翻一翻網誌,這麼愛台灣的我 (去台灣的密度曾被 PTT 笨板鄉民譽為「鄉親啊~這就是愛台灣啊!」),竟然從來沒寫過這家名揚海外的台灣餐廳。

這次去的是復興店 (就在 Sogo 復興館中),反正吃過本店 & 忠孝店覺得差別不大 (餡料都是中央廚房製作的嘛),就選了地點方便,也沒去過的復興店。

為了免卻排隊之苦,我們通常是以《鼎泰豐》的小籠包作早餐,這天也不例外,雖然抵達時店內已人頭湧湧,但仍不需等候便能入座。

《鼎泰豐》的特色是開放式廚房,讓客人可以看到廚師團以飛快的速度為小籠包收口捏邊、看到一籠一籠的小籠包魚貫出爐,本來不餓的,看了也會肚子咕咕作響啊!

我們翻了翻菜單,發覺這家店的點心以每籠六個的形式上桌 (以往光顧本店及忠孝店時均是每籠十個,不知是這家特別點還是全線都改制了?),非常高興可以多嚐些口味,就肆無忌憚的亂點起來 -- 鮮肉小籠、蟹粉小籠、元盅雞湯、元盅牛肉湯都是必點的……咦?好像沒吃過這裡的餛飩,那就來個乾拌的好了……很久沒吃糯肉燒賣,也就來一籠吧……此時女侍捧著餐盆來問我們要不要添點小菜,也就再多點個烤麩好了。

我對烤麩的第一個標準是「必須是手撕的,刀切的 Out!」麩塊用手撕的,滷起來會較入味,口感也會比較好。《鼎泰豐》的烤麩撕得大小厚薄合度,吃來是柔軟中帶點靭勁;微甜的滷汁不會過鹹過甜,也滷得入味,滷汁中的些許油份讓麩塊吃來更為油潤適口 (口味清淡的人或會覺得有點小油膩,不過我覺得以小菜份量而言,這下油量算是還好;但我也得說若是很大一盤的話,那的確是較為素淨的妙,不然吃到後段不難會有油到反胃的感覺)。

元盅雞湯是我每次來《鼎泰豐》都會點的餐點,對我來說,小籠包可以不吃,元盅雞湯不可以不喝。小小的燉盅裡就只塞了土雞肉 & 薑片,清澈淺金的湯汁上漾著幾小滴雞油 (必然有油的,用未去皮的雞肉燉出來的湯若沒有油才令人覺得可疑),撲鼻的香氣,湯汁的味道非常的純,不摻一絲雜味,讓人體會到雞肉本該有的甘醇。

元盅牛肉湯也是只以薑片 & 牛腱肉燉成,湯色之清澄讓人難以想像內裡竟蘊藏著如此濃厚的牛肉鮮味。

小籠包是《鼎泰豐》的名物,也是被常被評為「沒什麼特別」的一道,不過吃了那麼多家的小籠包 (包括《邊田莊》、《點水樓》、《南翔》…),仍是覺得《鼎泰豐》的小籠包最合脾胃。據說《鼎泰豐》的小籠包的餡料都是中央廚房統一製作,連蒸煮的火候也是以電腦監制,以保持穩定的品質。最神奇的還是由不同師傅捏出來的包子,竟然還是標準整齊得有點機制一般 -- 5g 的皮、16g 的肉餡、18 折的封口摺,讓每個小籠看起來都一模一樣。這小籠包的外皮作得好,所以即使手拙一點也不怕把小籠包弄得皮破湯流,以薑絲為小籠包點上些許黑醋,然後豪邁的把小籠包整個放進口裡,咬破那帶點 Q 勁的外皮,滾燙的湯汁就流滿腔內,肉餡鬆軟中有著彈性,黑醋的微酸把肉汁中那丁點的油膩中和掉,只餘下讓人感動的好滋味。

可是蟹粉小籠的滋味比鮮肉小籠更上一層樓,坊間很多蟹粉小籠包內裡的蟹膏過多蟹肉太少,吃來滿口油膩 (我知道蟹膏較貴重,但凡事過猶不及都不好,不然怎麼不拿一顆白松露就這麼啃?),《鼎泰豐》的蟹粉小籠卻沒這問題,蟹肉的鮮甜、蟹黃的香腴都裹在那小小的包子中。由於蟹粉小籠添上了蟹肉的鮮美,所以我都習慣先吃鮮肉再吃蟹粉,不然總覺得鮮肉小籠會有「既生瑜 何生亮」之歎。

印象中,以前沒看到菜單上有乾拌菜肉餛飩,不知是從前怱略了它還是新餐點?賣相和一般滬式餛飩有二處不一樣,一是餛飩皮呈淡淡的鵝黃色,二是個兒比較嬌小。餛飩皮是帶點厚度的,吃來爽滑中見靭勁,清鮮的青江菜剁得細而不爛,保留口感之餘卻不致有青菜塞牙縫的困境。餛飩雖以醬油拌過卻不會過鹹,醬油香豐富了菜肉餛飽那略嫌寡淡的香氣。

糯肉燒賣是這天較失色的一道,缺了肉香,沒啥味道,最慘的還是糯米很會消耗胃納的呀!

《鼎泰豐》的服務一向以迅速有禮著名,不過這天不知怎的我們附近有個女侍總是板著晚娘臉,不過總括而言服務仍是不錯。

買單剛好 1000 NTD。雖然一頓早餐就花了 1000 NTD 好像有點小誇張,不過我們實在太愛吃鼎泰豐了,結果第二天早上又跑了去再吃一頓 (這回聰明了,不點糯肉燒賣改點香菇素餃)。







鼎泰豐 (復興店)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 300 號 Sogo 復興店 B2
電話:(886) 02 - 8772 0528
網址:http://www.dintaifung.com.tw

[台北] Cafe Odeon





很久很久以前,小明告訴過我們台大附近有家專賣比利時啤酒的小館,不過打從知道之後我們都沒到過台灣 (因為 2006 溜了去關西),雖然常常說有機會一起去喝啤酒,但機緣卻珊珊來遲。

這次我們遊台,恰好小明已辭職預備出國,我們當然要把握難得的機緣一起去喝個夠囉!

這晚在小明的帶領下,我們在初秋的晚風中鑽進了《Cafe Odeon》。進門後就看見吧檯後一個超大的冰櫃,內裡放滿了各式比利時啤酒,選擇可多得緊呢!這店名為 Cafe,卻感覺上較像一家小酒館,客人都三三兩兩的窩在椅中喝著啤酒,或發呆、或聊天,很有那種小鎮酒館的慵懶氣氛

我們走到店裡的最深處,在一個像是後院的地方安頓下來,這邊只有兩張桌子,很有 VIP 廂房的感覺。我們各自先後到吧檯點啤酒,店員會問一下是否第一次喝比利時啤酒、喜歡濃一點或是淡一點的口味、喜歡水果還是鮮花的香氣、能否喝酒精度高一點的等等,我當然是儘挑酒精度高又重口味的黑啤酒。

其實平常我是不太喝啤酒的,因為我是那種一喝啤酒便會一直跑廁所的體質,而且平常的啤酒味道太淡不合我的口味,不過口味多樣富變化的比利時啤酒倒是蠻愛喝的,偶爾也會去買幾瓶冰在家裡的冰箱中,不過沒研究就是了,好喝與否,全憑味覺的好惡而已。

小明 & N 喝的都是比較淡的啤酒,如 OrvalMaredsous 6Tripel KarmelietMoinette Blonde……每瓶之間風味雖有差別,但都順口清爽。我喝的第一瓶不知怎的找不到照片 (明明記得是有拍的啊),第二瓶則是 Val-Dieu Brune,口感非常的濃郁厚重,味道香甜,這一瓶的酒精度超過 10%,酒量不好的人對它不要掉以輕心。

在《Cafe Odeon》每點一瓶啤酒,店家都會奉上相應的杯子,和平常在香港喝啤酒略有不同的是,這裡有很多啤酒配的是鬱金香型的杯子 (我總覺得它有點像放大了的白蘭地杯子),而不是只用直筒型的杯子。

我們也點了些小吃下酒,先後點了炸魚炸起司條培根香腸卷 (三份小吃特價 500 NTD),基本上很難說好吃或不好吃,因為這些都只是把材料沾粉後再拿去炸而已。

好酒必須配佳友,吃喝談笑之間我們又再訂下了明天的蛋糕之約 (有愛吃甜的小明在,就可以多吃些不同的口味)。





Cafe Odeon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 86 巷 11 號
電話:(886)02 - 2362 1358

2008年1月10日 星期四

[台北] 雞房重地脆皮鹹水雞 @ 師大夜市





在找《許記生煎包》時,我看到有個賣鹹水雞的小推車大排長龍,想想反正鹹水雞耐放,買點晚上回去作宵夜也不壞,看看隊伍的長度 (約 10 分鐘),猜度著應能及時買好後趕到台大去,就過去排隊了。

因為看到人龍就排,之前都沒細看這鹹水雞到底怎麼賣,加上燈光又暗,快到我時才看到「1/4 雞 + 任選 3 串特價 100 元」(1/4 雞原價 60 NTD,內臟原價每串 20 NTD,這麼買的話就可以省回 20 NTD 了)。我還沒想好三串要些什麼,老闆就已在問「要點什麼?」我猶疑了一下才說:「1/4 雞,雞胗 (N 愛吃)…2 串…再加個雞屁股好了!」幸好老闆一點都沒有不耐煩,還很客氣的把我的點單覆述了一次 (在夜市有時反應太慢可是會遭白眼的)。

只見老闆很俐落的以剪刀把雞肉剪成小塊 (「唰唰唰」的聲音不絕於耳),再把肉臟串上的竹籤除去,把所有東西放到塑膠水壺中,添進湯汁、薑絲、蔥花、辣粉後用力的拌勻就成了。我付了錢後,拿著鹹水雞匆匆的搭上小黃趕赴台大誠品店去會小明。

晚上回到飯店才把這鹹水雞拿出來享用,可能因為放了幾小時,雞塊變得更入味了。這家鹹水雞的雞皮真的超級爽脆,我長這麼大還沒吃過這麼爽脆的雞皮呢!皮肉之間的肉汁已成果凍狀,一進口又化作鮮美的汁液在腔內流竄,厚實不硬的雞肉因此嚼來更富滋味,而且這鹹水雞是了骨的 (但我沒留意到老闆是怎麼把雞肉去骨的),吃起來更方便,真是一整個爽又讚!

雞胗又脆又嫩,而且一點異味都沒有;唯一不滿的是老闆弄錯了,把我的雞屁股變成雞心了喇!





雞房重地脆皮鹹水雞
地址:台北市師大路 39 巷 與 龍泉街 交匯處 (?)
定休:週一


[台北] 阿諾可麗餅 @ 師大夜市





第一次到《阿諾可麗餅》是 小美女 M 帶我們去的,N 一吃之下愛上了那種脆脆的口感,之後每到師大夜市都必會買來吃。

吃過滷味後,我們本想去《許記生煎包》,可是繞了兩圈都找不到 (後來才發現原來是休息了);我看到另一攤鹹水雞大排長龍,就去湊熱鬧,N 則趁機去《阿諾》買可麗餅。

《阿諾》的可麗餅份量超大,我常常覺得獨吃一份就會掛掉,所以只會在 N 的那一份咬兩口嚐嚐鮮。N 這次點的是抹茶聖代可麗餅,抹茶冰淇淋的味道蠻濃厚的,鮮奶油也香甜膩滑,只是還是沒好吃到會讓我放棄其他夜市美食的地步。 :P




阿諾可麗餅 (師大店)
地址:台北市師大路 39 巷 24 號
網址:www.ar-nor.com.tw



[台北] 燈籠滷味 @ 師大夜市





除了饒河街夜市外,我最喜歡的台北夜市便是師大夜市了,主要是為了《許記生煎包》,也少不了N 喜歡的《阿諾可麗餅》。

我們在新光三越信義店買好了巧克力,再到誠品信義店搜買日語課本後 (比香港便宜 30% 耶!),就匆匆趕到師大夜市,打算趕在和小明喝啤酒前先吃一頓小吃當晚餐。

由於在誠品找書時花了點時間 (某本書在信義店找了好久,結果店員確認店內沒有庫存,得跑到誠品台大店才有),我們趕到師大夜市時已六點多 (糟!約了小明八點在台大那邊呀!),擠進人頭湧湧的龍泉街,朝著最多人的《燈籠滷味》進發 (來到台灣後還沒什麼吃過加熱滷味呢)。

《燈籠滷味》前的人龍超長 (所以絕不可能會錯認別攤),雖然我們趕時間,但我實在是太想吃了 (我愛加熱滷味,為什麼香港沒有在賣呢?),就不顧一切的排隊了,頂多等會搭小黃搶時間吧 (為了吃百多元的滷味,搭近百元的小黃,這絕對是任性的)!

《燈籠滷味》攤上放著如小山般的材料,看不到標價,反正以學生為主要客戶的店也貴不出什麼花樣來吧?(好喇…我知道這個「不貴」是對我這賺港幣的上班族而言喇……) 香菇、金針菇、四季豆、小蘆筍、高麗菜、海帶、冬粉、王子麵、米血、甜不辣、豆皮、豆乾、大腸、百頁豆腐…… (我沒怎麼點肉食,所以就只記得有大腸…) 排隊時最好先想好要點些什麼,因為當你拿著夾子 & 籃子時並無餘裕讓你在攤前猶疑不定,快快的把要點的東西放進籃子裡,再交給老闆娘算賬就對了。

付錢後老闆娘會把你點的東西交給後方的歐巴桑切件,然後再放到老闆的旁邊。老闆跟前放了個「賓士鍋」(不知是否分為大辣、小辣、不辣?),只見他依序把籃子內的材料放進那暗褐冒泡如岩漿的滷汁中燙煮,再看準時機把食材起鍋。此時記得盯緊自己的籃子,記清老闆把它放到鍋中的那一格 -- 這店不會發號碼牌,不牢牢盯緊的話,就不知道那一份才是自己的了 (據說老闆會因此罵人,不過我沒遇到過)。

起鍋後老闆會替滷味澆滷汁放酸菜灑青蔥,動作非常的俐落 (畢竟每天就這樣煮出幾百盆滷味),如你有啥特別要求請把握時機開口,像我們就是「不要酸菜、多放蔥」,接過滷味後就可以進攤子後的紅茶店裡享用。

泡沫紅茶店好像並不屬於《燈籠滷味》的,不過可能看《燈籠滷味》生意那麼好,就開放讓客人進內吃東西吧 -- 當然不是免錢的 (人家又不是開善堂),你得點一杯飲料 (30 NTD up) 才成。看過很多人覺得為了吃幾十塊的滷味要多付三十塊紅茶錢實在不划算,但我覺得是還好啦,畢竟佔用人家地方吃東西,吃完後又把盆子放在那讓人收拾,就當是付服務費好了。若果真的很在意飲料錢的話,那就建議你把滷味包走外帶吧!

我和 N 各點了杏仁奶茶 & 桔子茶 (45 NTD @),然後開始享用我們的滷味。由於平常吃夜市小吃都以肉類為主,所以每次吃加熱滷味我都盡量多選一點蔬菜 (乖小孩要多吃蔬菜才會健康嘛),這次就點了蘿蔔、香菇、海帶、高麗菜、小蘆筍、豆皮,非素食就點了大腸 & 米血而已 (共 160 NTD);為了怕太飽,沒敢點王子麵,後來才聽說那個很好吃,至今懊悔中。

整盤滷味都帶著淡淡的中藥香,味道是鹹淡適宜 (快滷五分鐘也很難鹹到哪去吧),東西也比想像中的入味,就只是「大辣」實在不怎麼辣而已。不過可能由於所有東西一股腦兒倒到鍋中滷煮的關係,某些食材的生熟度拿捏得不太好,像大腸還是有點硬,但小蘆筍又過軟了,不過總的而言是蠻好吃的喇。

飲料是出乎意料的好喝,杏仁奶茶又香又滑,桔子茶也是酸香十足,看到網路上對這家紅茶店的批評,讓我不禁懷疑是否大多的客人都只是點最便宜的紅茶配滷味,所以他們的紅茶就大量製作隨便做呢?





燈籠滷味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龍泉街 52 號
電話:(886) 02 - 2362 3374



2008年1月9日 星期三

[台北] 虛有其表的蛋糕 @ 歐風





吃過了鰻魚飯,我們到了台北故事館閒逛 (找地方打發時間呀),之後再轉戰信義新天地。

其實到信義新天地不為別的,只為了買《Valrhona》巧克力送給小明。前天晚上我們在此試吃後大為驚艷,N 花下大把銀子買了 16 顆,後來想想這天晚上既約了小明喝啤酒,就不如買一盒巧克力送她,恭賀她出國唸書吧,所以就趕在傍晚前來買巧克力 (結果 N 受不了店員大叔的遊說,除了買下送小明的那盒外,自己又再買了 25 顆!)。

在《Valrhona》花錢後,我們順便再逛逛新光三越 A4 的美食街,千錯萬錯的被《歐風》那些賣相漂亮的蛋糕吸引著,結果買了鮮奶油草莓蛋糕 & 紅豆抹茶蛋糕 (我承認是我的錯,不知怎的受到那塊紅豆抹茶蛋糕的誘惑)。

誰知這兩件蛋糕只有皮相沒有內涵,奶油不香、蛋糕太硬、抹茶不甘、草莓太酸……這故事教訓我們,孔夫子「以貌取人」的訓誨,套在蛋糕上也同樣適用。





歐風 (信義店)
地址:台北市松高路 19 號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 A4 館 B2

[台北] 濱松屋






我們在台北的白天都是閒閒的,這天就睡了個日上三竿才梳洗出門去吃午餐。之前翻雜誌看到推介《濱松屋》的鰻魚飯,這天的午餐就決定是它好了 (兩年前吃過《肥前屋》了,這次就換別家嚐新;我遊台前本想著去《劍持屋》的,但忘了抄下資料就出門了)。

《濱松屋》躲在捷運中山站附近的巷子中 (好像台北的鰻魚飯名店全都在這一帶),《濱松屋》共有三層,一樓是櫃檯座 (好像還有一兩張小桌子),二樓是半開放半包箱的用餐區,至於三樓嘛…我沒看到,所以不知道。

我們該是這天的第一組客人,店員招呼我們到二樓的用餐區,我們隨意挑了一張桌子安頓,就逕自研究起菜單來了。我們選好餐點後,按服務鈴請店貝過來下單,N 點了鰻重 (大的鰻魚飯,附漬物、小砵、鰻肝湯),而我則點了 鰻便當 松 (鰻重、鰻肝湯、剌身、出卷玉子、日替一品)。

《濱松屋》標榜現烤鰻魚,所以上菜速度不會很快 (《肥前屋》則是點菜後五分鐘桌面就會給放滿滿的),反正我們不趕時間,悠閒的喝茶等一下也不壞。

N 的鰻重先上桌,只見木製漆盒中放滿了白飯,白飯上又鋪滿了烤鰻魚,這鰻魚上的焦色看來很誘人。漬物是小黃瓜、紅蘿蔔 & 白蘿蔔,至於小砵看不太清楚是些什麼,吃起來像是甜汁煮花枝乾絲似的

我還沒看夠 N 的鰻重,我的 鰻便當 松 也上桌了 -- 看起來 N 的鰻魚好像烤得比較好耶!雖然我的便當看起來豐盛很多,但這頓的主角是鰻魚飯嘛,看到烤得不夠焦的鰻魚,失落感馬上浮現。

暫且按捺著失落的心情,先吃一口鰻魚飯。《濱松屋》的鰻魚不似《肥前屋》的那麼肥滋滋,但肉質鬆軟細腴中略帶彈性,由於燒烤香味不重,鰻魚特有的泥氣便透出來了,差幸並不強烈 (最少不令我覺得厭惡),灑上一點山椒粉後反變為一種玄妙的風韻 (N 不愛下山椒粉,所以就一直在抱怨有腥氣)。我的鰻魚處理得很乾淨,並無小剌打擾食興,不過 N 的鰻重中則有一條小小的魚剌。醬汁稀稠適度,也沒有那種涸渴喉頭的甜膩,讓圓潤香 Q 的白飯能展現它本有的甘甜滋味。

剌身是鮪魚赤身,很新鮮,厚切的魚肉讓鮪魚赤身的血香更濃。蛋卷的蛋香很濃,彈性佳,最討我歡心的是這蛋卷並不太甜,不會把雞蛋原有的香醇掩蓋掉。

菜單裡寫著鰻便當除了以上所述的鰻重、剌身、出卷玉子外還有日替一品,但我們便當盒中卻有著雜錦炸物和牛蒡大根煮肉,到底哪個才是日替一品呢?還是這天大贈送,所以我是「日替二品」呢?

雜錦炸物裡有著香菇、雞肉、鮭魚、洋蔥,裹麵包粉後油炸,炸衣鬆香脆薄而不油膩,沾醬也不會週稠過甜。香菇厚軟富菌汁、洋蔥清甜、雞肉彈牙而肉汁豐盈、鮭魚意外的肥嫩美味,平常我不太喜歡吃煮熟了的鮭魚,不過這一片炸鮭魚卻折服了我的胃。

雖說是牛蒡大根煮肉,但內裡除了牛蒡 & 白蘿蔔外,還有紅蘿蔔 & 小蘆筍,整個都很入味,最愛牛蒡的微苦不澀。

鰻肝湯清澄如水,鰻肝嫩滑無腥,不過也沒有我想像中的苦味 (魚臟不是都該帶一點點苦澀的嗎?)。清湯飄著清淡深遠的昆布香,該是用了上價的昆布來作湯底吧?

我們加點了一份豆腐起司蛋糕作甜點,這豆腐起司蛋糕根本就是一塊灑上了玉米脆片的大豆味道軟起司嘛!極其濃滑細膩的口感,配以厚和得不得了的大豆味道,再加以玉米片那脆脆的口感點綴其中,微酸的醬汁讓本就不太厚滯的豆腐起司嚐起來更為清爽,沒想到竟能在日本料理店吃到這麼美味的起司蛋糕。

餐後飲料是咖啡,一嗅一嚐就知道是《UCC》的,只有香氣沒有味道。

由於客人不多,女侍也不太常來打擾,所以我們得以享受一頓寧靜而悠閒的午膳。

買單 9XX NTD。N 比較喜歡《肥前屋》的味道,我則覺得兩者各勝擅場 --《肥前屋》的濃厚量多固然讓人印象深刻,但《濱松屋》的細緻又是另一番味道 -- 當然若把價差考慮進去的話,《肥前屋》確是較為划算的好選擇。

 



濱松屋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 27 巷 2-1
電話:(886) 02 - 2567 5705


2008年1月8日 星期二

[台北] 福州世祖胡椒餅 @ 饒河街觀光夜市





我另一樣非常哈的饒河夜市名食就是《福洲世祖胡椒餅》,我差不多只吃這家的胡椒餅,三月到澳門遊玩時吃到那顆不好吃的《帝鈞胡椒餅》,就令我對《福州世祖胡椒餅》更死忠了。這一攤總是大排長龍,饒是店員們已不停手的在包餅烤餅,每次也總得等上十來分鐘才買到我心愛的胡椒餅,人多的時候甚至還得排到慈祐宮那邊去!平常我很討厭排隊,可是為了吃到美味的胡椒餅,我心甘情願乖乖的列在隊伍中,而且絕不棄守。

排隊總是有點無聊的,附了聊天外,我還偷看店員的作業來打發時間,只見約十人的小團隊,各司其職的拌餡、包料、灑蔥、收口、上水、灑芝麻,然後就可以看到一個個白白胖胖的肉餡麵糰等著進爐,再經過爐火的烘鍊就變成美味的胡椒餅了!

終於輪到我們了!店貝問明我們要買多少個後,便飛快的餅裝到紙袋中去。我從店家手中接過剛出爐燙手熱的胡椒餅,匆匆拍照存證後,急不及待的張口便咬 -- 厚薄適度的麵皮烤得焦脆酥香,燙口的肉汁油潤不膩,以胡椒粉 & 香辛料醃過的肉餡香嗆味醇,大把的青蔥加熱過後甜潤清爽,合起來就是美味啊!

打從進了饒河夜市,每吃一攤後 N & M 便進行買單爭奪戰,這一回是 M 勝了 (因為 N 不吃胡椒餅,我又不會搶買單,所以 M 輕鬆獲勝)。平常為了保留「戰力」,我大多是吃兩三口後就只把肉餡吃掉,外頭的麵皮就拿來餵垃圾箱;可是因為這個胡椒餅是 M 請客的,就不能隨便糟塌朋友的好意 -- 結果吃完胡椒餅後,我就飽得吃不下其他東西了。



[台北] 十全藥燉羊肉 @ 饒河街觀光夜市





我們每次逛饒河夜市,總要吃過某幾樣食物才會覺得滿足,藥燉羊肉是其中一品。

饒河夜市內有幾攤藥燉排骨 / 羊肉,我們永遠吃不住覺得最合口味的那攤叫啥名字,曾有一回因此一夜間把饒河夜市內所有的藥燉羊肉都吃一遍去確認是哪一攤 (這麼吃當然會遭報應,第二天鼻頭長了一顆特大的暗瘡),後來才會得認清是招牌下掛著老闆照片的那一家 -- 《十全藥燉排骨》。

這一攤永遠都是人頭湧湧,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三個位子安頓,依舊點了藥燉羊肉 & 滷肉飯

不過這次的藥燉羊肉讓我有點失望了,羊肉燉得不夠軟嫩,而且湯頭的味道變淡了,不似昔日那麼香醇濃厚……可惜了……



[台北] 賴董台東特產 @ 饒河街觀光夜市





我們在逛台隆手創館時,氣質小美女 M 致電來問我們人在哪,聽到我們要去逛饒河夜市,她說也畏來參一腳 (她總是太客氣,老是說我們來台要好好招呼我們)。

由於等不到公車的關係,M 大遲到 (不過遲到是美女的特權嘛 XD ),我們肚子內的烏龍麵也剛好在此時消化完畢。

饒河街夜市是我和 N 最喜歡的台北夜市,每到台北,總要逛上一回才甘心啊 (愛逛到什麼地步呢…就是逛到饒河街賣那個賣鹽酥雞的老伯記得我這個看來像台灣女生的香港妹)。

吃過了鹽酥雞 (我這白痴和鹽酥雞阿伯聊得太高興而忘了拍照),我們再往前走到《賴董台東特產》,吃讓我們念念不忘的烤斑鳩 (我們在 05 年春天的台北三人行初嚐這美味,往後的日子每隔一些時日就總會有人說很想念那個烤斑鳩)。

我們挑了攤子的角落位置 (放便吃喝聊天),然後點了炒山豬肉 & 兩隻烤斑鳩 (本來還想點杯小米露,不過不知怎的忘了點)。

店家把斑鳩去臟後再壓成扁扁的以石皮烤熟 (嗯…感覺有點縮小了的琵琶鴨),烤得微焦的斑鳩灑上了辣椒粉 & 蒜苗,噴香噴香的,肉極薄而細嫩,吃這個都不是吃肉,而是吃味道的,此時真後悔沒點一杯小米露來配著吃,這真是下酒妙品。

炒山豬肉是把山豬肉連皮切成薄片,和芥蘭、洋蔥一起快炒,山豬肉的味道比一般的豬肉濃厚狂野很多 (果然是野味啊),那獨特的嚼勁也是讓人著迷的地方,瘦肉會硬一點,而肥肉 & 豬皮則帶點 Q 勁,很耐嚼但又不會咬不動。

對山豬肉的小疑問是,現在的山豬肉是養的還是獵的?(常奇怪有沒有那麼多山豬讓我們獵來打牙祭啊?)



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台北] 湯布院本川製麵所





傍晚時離開了故宮博物院,我們便去逛微風廣場 -- 主要是為了逛台隆手創館 & 紀伊國屋書店 -- 不過抵達微風廣場後,我先拉著 N 去逛 City's Super (明明這是香港開過去的,我也不知為何會跑去逛)。

逛過了 City's Super 後,我覺得肚子有點餓,看看時間還早 (我們打算逛完微風廣場後到饒河夜市去),就先到美食街找點吃的墊墊肚子吧。

我們繞了一圈後,挑了《湯布院本川製麵所》,只為了這種先選麵食再自行夾取炸物的點餐方式在香港並不常見,圖個新鮮感而已 (對美食街的食品本就沒什麼期待嘛)。

《湯布院》賣的是蕎麥麵 & 烏龍麵,可以選冷的或熱的,我選了熱熱的肉烏龍,再夾了雞蛋天麩羅、炸蝦、可樂餅、蔬菜天麩羅 (很明顯貪心亂夾的毛病又發作),和 N 一起分食。

肉烏龍麵的肉片給得不少,再灑上大把蔥花 & 天麩羅油渣後看來更是豐盛,湯頭偏鹹,烏龍麵軟軟滑滑的,許是泡在熱湯中,所以缺了點咬勁 (要吃有咬勁的烏龍麵還得吃冷的才成)。

炸物由於都是早就炸好放在一旁該客人選取,熱度自然不足 (甚至是擱涼了的),若是很在意炸物熱度的人就請別手癢去拿了。雖然炸物都涼了,但幸好麵衣的脆度仍在,不會變成軟趴趴油膩膩的。雞蛋天麩羅是普通的水煮蛋裹麵衣炸了,以前曾吃過以半熟蛋作成的天麵羅,所以這回也想重溫那滋味 -- 可是這回槓龜了,這水煮蛋是全熟的 (所以我很浪費的只把蛋白吃掉);炸蝦的麵包粉裹得有點厚,似在吃炸麵包粉多於吃蝦子;蔬菜天麩羅透著鮮蔬該有的甘甜,蔬菜條之間有著足夠的空間,所以中心處並沒有常見那種糊成一團的毛病,每一口都是脆脆的,大加分;可樂餅裡的薯泥很綿軟,馬鈴薯的味道也醇厚。

這麼一吃好像要快 300 NTD (忘了多少錢了,隨興亂夾又沒記下來),以美食街來說還是有點小貴呢! 





湯布院本川製麵所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 39 號微風廣場 B1




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台北] 三希堂




我們每到台北,必定會到國立故宮博物院逛上一整天。上一回逛故宮時,主館正在整修,這次重臨,發現主館已變得很漂亮,時尚之餘又不乏古典美。

之前翻雜誌看到主館四樓的茶室重新裝潢過後易名為《三希堂》,環境變得超美的,就打定主意在逛過一半展館後就去喝杯茶稍息一下。

《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的小書齋,他在這小書齋內藏有三份墨寶中的墨寶 --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故以此命名為三希堂。

《三希堂》的設計也像個藏書閣,一進門就看到上書「三希堂」的原色木匾以及纍纍的線裝書 (應該不可能真的是古書吧?),場內以深木色作主色,配以「天圓地方」概念的天花、彷明式的傢俱、窗外的雙溪景色,和裝潢前的陋室實是天淵之別。

《三希堂》的食品以點心為主,由於我們只想稍息一下,就決定各點一壺茶再配個小點心便好 (待得回到香港還怕沒點心吃嗎?)。

N 一反常態的點了最貴的蓮心茶 (他平常都不會點最貴的那個),配奶皇包 (在台北吃奶皇包?);我則點了文山包種,搭紫米糕。

蓮花茶以玻璃壺奉上,可以看到壺中確有一朵盛開的蓮茶,茶味帶甘,清遠淡雅 (但那個玻璃壺上竟然有俗到不行的花樣,大扣分!);文山包種茶色金中透碧,茶香細緻幽雅,茶味甘醇不澀,兩道茶湯均比以前故宮茶室所奉的優秀得多。

點心以蒸籠上桌,我把紫米糕夾起來一嚐 -- 咦?怎麼是冷的?冷的怎麼用蒸籠上桌啊?那個蒸籠讓我誤會紫米糕是蒸點,其實蒸籠在此只是個裝飾而已。以紫米、芝麻、紅豆為主材料,紫米的 Q 感、芝麻的香氣、紅豆的微甘微妙的並存著,意料之外的好吃 (一直覺得觀光點的食物不會太好吃,而且我曾在故宮有過慘痛的飲食回憶 -- 冷冰冰油膩膩的蒜泥吐司)。

不過 N 說他的奶皇包很難吃,乾巴巴的,奶皇一點也不膩滑香甜-- 這故事教訓大家,沒事在台灣吃什麼港式點心呢?

《三希堂》真的讓人覺得很閒適,最宜三五知己在此品茗聊天。不過我們得趕在故宮關門前把展覽看完,所以只逗留了一小時左右便買單離去。

買單 5XX NTD,以故宮這消費點而言不算很貴了。只是 N 說他覺得這裡用上這麼優質的茶太可惜了 -- 「誰有那個美國時間在這裡慢慢品茶呀?把好茶都浪費了」





三希堂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 221 號國立故宮博物院展覽館 4 樓
電話:(886) 02 - 2881 2021 # 2330


2008年1月3日 星期四

[台北] 關東煮輕食堂





2006 年到關西時,其中一大遺憾就是未能到《蛸長》吃關東煮 (哼!下回重臨京都,我是鐵定要去吃的了),所以決心這回在台北怎樣也要吃一回 (若大家知道香港哪裡能吃到美味的關東煮,也請務必告知)。在《佃權》與《關東煮輕食堂》之間,選了價格較為可親的《關東煮輕食堂》。

從書上得知《關東煮輕食堂》的位子不多,很會窮擔心的我還先打了電話去訂座,不過由於我們早用餐,進店時就只有我們一桌客人 (可是我們離開時店內已快滿座了)。

台灣的巷弄對外來者而言還真是迷宮一個,總覺得它的列序並沒有一定的規則,我們在暮色中繞了好久,才看到泊在《關東煮輕食堂》前的那輪 Mini Austin。

據說老闆娘以前就是開著這 Mini Austin 在誠品敦南店前擺攤,想像中應該很有屋台風吧?可惜沒能趕上那段日子去嚐一下。

店子的裝潢簡潔,白色的牆壁、原木的高椅,在燈光下營造了輕鬆的氛圍。我們挑了吧檯正中的座位,面前就看到鐵格子內分放了不同種類的關東煮,淡淡的柴魚昆布高湯香氣傳來,讓我突然覺得肚子好餓啊。老闆娘問我們是否第一次來,我們點頭後,她就親切的為我們一一解釋眼前的是些什麼,也給了一些點單的建議。

不知為何我和 N 這一回並沒有共點分嚐,而是各點各的,反正我發覺我們一到台北就過得很隨性 (連食誌筆記也沒怎麼作,現在大家看到的是靠回憶寫出來的)。

先來看看 N 點了些什麼吧 -- 花枝卷洋蔥丸子、大根、茡薺丸 (?)香菇、雞肉串、三色丸我那份則有麻吉福袋大根高麗菜卷雞肉串蒟蒻。看著老闆娘細心的把食物剪成小塊,澆上一點湯汁,再放一點黃芥末在碟畔,輕柔俐落的動作讓我看得賞心悅目。

關東煮的食材泰半是魚漿製品,難得的是這店能把魚漿製品弄得那麼千變萬化,單是菜單上就有明蝦天婦羅、蔬菜天婦羅、毛豆板、三餡丸、三色丸、花枝卷、牛蒡卷、銀杏卷、燒賣揚、茡薺丸、玉米揚、洋蔥丸子、什錦蔬菜卷、魚糕、烤竹輪…… 據說有些口味是店家特別開發的,像燒賣揚就是在魚漿中裹了一顆燒賣!

除了餡料不同外,各種魚漿製品的口感也有些微差別,大致而言是丸子類的 Q 度最高,卷類次之,而魚糕則鬆軟得像棉花糖;魚漿的味道也似各有不同,大概是使用不同的海鮮打泥漿泥製成的吧?

我喜歡洋蔥丸子內那香甜細軟的洋蔥碎、麻吉福袋的外香內 Q、大根的細嫩無渣、香菇的厚實……雞肉串內裡混有絞碎了的雞軟骨,所以咬起來脆脆的,而且也能嚐到雞肉本應有的甘鮮。蒟蒻不知用啥方法竟能煮得入味 (有煮過蒟蒻的朋友大都知道這種食材是萬年不入味的吧),高麗菜卷被剪開後吃吃來有點小狼狽 (餡料都掉出來了),但卻無損那清甜高麗菜 + 醇厚內餡的好滋味。

桌上本有味噌沾醬,但我仍是偏好沾黃芥末,喜歡那嗆勁直通腦門的痛快!

《關東煮輕食堂》還有一道烤飯團,說是烤飯團,其實是秋田風的米飯棒,把略為搗爛的米飯裹在棒上後拿去烘烤,算是費手工的料理吧?所以這烤飯團是店內的限量品,我們一進店便預留兩枝了,嘻嘻!烤過的飯團有著鍋巴的焦香,飯團很脆,即使泡過高湯後也沒變得軟趴趴黏糊糊的,細嚼下除了高湯的鮮美外,也能嚐到米飯本有的甘味。

吃著吃著,N 提議來一點酒吧。因為我還想去信義區逛誠品,所以也不想努力灌酒,就點杯沙瓦意思意思吧,我和 N 各點了白桃 & 巨峰口味的沙瓦,都頗香甜的。

之後再加點了玉子揚玉米揚魚糕、高麗菜卷、大根、洋蔥丸子 (最後三道因為太好吃,忍不住就要安歌了) 共嚐。玉子揚內包了整整的一顆蛋,飽足感十足 (水煮蛋很撐耶),可惜的是我始終不愛吃全熟的蛋黃。玉米揚是扁扁的,中心處藏了十來顆碩大香甜的玉米粒。魚糕非常的鬆軟,輕柔的口感偏似豆腐。

吃到最後,老闆娘給我們各來一碗高湯,清鮮不濁的湯頭,讓胃暖烘烘的十分舒服。

老闆娘真的很親切,我們坐在吧檯時,看到她和一個由褓母帶來的小客人聊天,輕嗔他那麼久沒來,佷細心的為他打點吃食;即便明知我們是過客,也似對老朋友般和我們聊天,知道我們要拍照,還特地把食物都排得美美的才上桌;店雖小,人情味卻濃。

老闆娘不但親切,也很細心,我偷看到她不會讓食材就這麼泡在鍋內煮過了頭,而是預估了時間才一點一點的放進鍋裡,美味的關東煮就是這麼煮出來的。

買單 9XX NTD,我們都覺得不算貴 -- 一來吃得很撐、二來喝了酒 (應該有三百塊是酒錢吧?)、三來覺得店家真是很用心、四來真的覺得很美味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才花一點錢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渡過愉快的時光,怎能算貴?如果你喜歡關東煮,也希望你會喜歡這家小店。





關東煮輕食堂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 4 段 216 巷 27 弄 11 號
電話:(886) 02 - 2778 8019


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

[台北] 巧克哈客





我們取房後稍稍休息了一會,本想往光華商場買漫畫去,但抵達時卻沒開門!為什麼?明明書上說定休是每月的第 2、4 星期二啊!雖然今天是星期二,但是是本月第 3 的星期天啊!為什麼會休息的啊?

我倆呼天搶地了一番後,不得已往忠孝東路四段那邊逛街去 -- 但這兩個傢伙其實也不太愛逛街的,所以當我們看到《巧克哈客》招牌時,便決定往去喝杯東西消磨時間。

推門進店,鮮明豐富的用色,配上昏黃的燈光架上小巧的玩意牆上那暗紅的投影時鐘,彷彿是童話書中那透著一點詭異氣息的老玩具店。店內只有一桌客人,我們挑了個某個「凹」形的廂座,窩坐其中翻著點單,除了少數的鹹食外,所有東西都是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

偏愛香料的我點了「阿茲提克熱巧克力」,而 N 點了「古巴 70%」,再外加了一客生巧克力。

細看過點單後,等著食品上桌的當兒,我的腦袋開始放空 -- 偏暗的燈光 + 慵懶的爵士樂,讓我也似巧克力般漸漸變軟融化中……

N 的 古巴 70% 以瓷壺奉上,一壺若有四小杯的份量,以小杯啜飲時蠻有點「濃縮巧克力 (Chocolate Expresso)」的感覺。濃稠圓潤的濃巧克力,有著很純粹的可可味道,夾雜著些許的苦澀,喜歡巧克力的人應會很喜歡這道飲品。

阿茲提克熱巧克力相比下就遜色了 -- 質感略稀沒問題,問題在於甜味過重 & 香料不足!是有那麼一點點肉桂茴香辣椒的味道喇,可是在極重的甜味下都變得面目模糊了!這款巧克力的重點該是辛香而不是甜厚啊,店家是不是有點搞錯了啊?

生巧克力是小小的五片,外裹著非常濃醇的可可粉末,單看外表是不太亮麗的。我以小叉子輕輕的把微涼的巧克力置在舌上,由著體溫讓它慢慢的融化,膩滑甘軟的味道在嘴內緩緩的擴散,而且即便喝過水,那甘苦仍有些許在腔內徘徊不去 (相比於《Royce》的生巧克力,我更喜歡《巧克哈客》的,覺得味道更為純粹,也少了多餘的甜膩)。

買單 4XX NTD。雖然我的阿茲提克熱巧克力不合口味,不過我蠻喜歡店內的氛圍,而且我覺得這家店的巧克力水準比香港大多店家要高很多。





Chocoholic 巧克哈客 (忠孝店)
地址: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 187 巷 66 號
電話:(886) 02 - 2711 2600
網址:http://www.chocoholic.com.tw/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