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茶的書道 @ OneFineDay




某週五,和朋友約好了在《寧波旅港同鄉會》吃晚飯,在下班 & 晚飯之間有個多小時的空檔,就決定去久違了的《One Fine Day》喝杯茶。

《One Fine Day》這陣子進了《Mariage Freres》的「茶的書道」系列,這系列是《Mariage Freres》從好幾百種茶當中,選了 12 國的「代表茶」,如印度茶、中國茶、西藏茶、日本茶…再在罐子上再飾以該國的書法,單看已覺賞心悅目。

我點選了日本茶,店家以可愛的日式茶具為我奉茶,讓我大喜了一番 (家裡實在放不下那麼多茶具組,平常我喝茶都是以「飄逸壺」沖泡)。這茶於清緻深遠中透著一點甜香,配著飾以芝麻的蛋酥餅,和味十足呢!




相關文章:《One Fine Day》

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鰻魚丼 @ 千里の月





又是另一個唸書日的午餐。

這天因為太想太想吃和式定食,不理頭上太陽有多猛,硬是走了十多分鐘的路到《千里の月》去。

坐在料理臺前時雖有點想吃壽司,卻還是意志堅定的點了御膳定食。這定食菜單是分松、竹、梅三類選擇,食客可在其中各擇一款,這次我選了雜錦剌身、日式漢堡排、鰻魚丼。

這一頓的重點算是鰻魚丼,一來是我很想吃 (基本上我之前已一直嚷著想吃鰻魚…唉…誰叫我到京都時沒到《京極かねよ》去吃鰻魚啊…),二來說到盛夏的和食就自然想到鰻魚,三來這也是整頓餐點中最美味的一樣。

為什麼夏天要吃鰻魚呢?原來日本人相信鰻魚有著豐富的營養,可以幫助人從夏季慵懶症中恢復過來。

這鰻魚烤得恰到好處,油亮的魚皮香脆帶 Q,厚厚的魚肉不會過於肥腴,反倒有著彈牙的咬勁,在咀嚼間滲出鰻魚那濃厚狂野的味道。可喜的是醬汁並不甜膩,沒把鰻魚的本味抹殺掉;配著潔白飽滿、香甜圓潤的米飯,一口鰻魚、一口白飯,在這一濃一淡之間,更能顯現兩者的真味。

前菜是我愛吃的煮茄子雜錦剌身是鮭魚、甘蝦 & 旗魚,鮭魚軟腴、甘蝦甜糯,就只是這天的旗魚有點水水的,失色了。日式漢堡排很鬆軟,內裡的洋蔥甘味映襯著牛肉的醇厚,稍嫌肉汁少了點,致口感略為乾澀,最哀的是漢堡排上的煎蛋是全熟的,想以蛋黃替漢堡排稍為潤澤一下也不成。

買單 $132,不知是真有效用還是心理作用,吃後真的覺得精神飽滿了一點呢!




相關文章:放縱 @ 千里の月


2007年7月25日 星期三

完熟梅 葛きり @ 源吉兆庵




每年的 Sogo 週年慶,我都笑說是 Sogo 替我慶生 (剛好在同一週)。不過近年的週年慶都沒啥好康可衝,我就把重點都放在酒部的清酒 & 《源吉兆庵》的和菓子之上 (平常不打折,週年慶打九折,聊勝於無)。

這一回挑了好些米菓子 (我就是愛吃會上火的東西啊)、有著淡淡黃豆香氣的吉備餅 (有點甜,但拿來配泡得濃濃的日本茶便剛好) ……還有「完熟梅 葛きり」( きり 是 切 的意思)。

這「葛きり」還有原味的,只是「完熟梅」是夏日限定的,那當然是買限定版囉!

買回來後放在食品存箱中的一角,然後就忘了。某天突然熊熊的想起來,就翻出來,很快樂的把盒子打開,先把「葛きり」拿到冷藏庫裡冰,混一下別的事再弄一大碗冰水一小碗梅蜜 (小包梅蜜隨「完熟梅 葛きり」附贈), 預備大快朵頤。

這「葛きり」是放在竹筒造型的膠管中,一端有著網格,以附贈的推杆從另一端把膠管裡葛凍擠到冰水裡,葛凍穿過網格時就會被切成麵條狀,再沾著梅蜜吃,冰涼微酸的葛切自喉頭滑落至肚中,真個是「涼透心」呢!

葛切是以葛根製成的,就是拿來治感冒的葛根湯的原料 (因為他有散汗的功用)。在日本,葛根還是和菓子的主要材料之一,水羊羹、葛切都少不了它,作出來的菓子不但晶瑩悅目,而且卡路里還很低呢!所以這「完熟梅 葛きり」,一次就能滿足了女生愛美好甜怕胖的三個願望。


2007年7月23日 星期一

益新美食館 @ 渣甸山




P媽 是個超愛撒嬌的雙魚座女生,愛撒嬌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明明知道妳忙得要死 (我還沒死,但我已累病了),還是會吵著要妳和她吃飯的那一型。某天我們正預備出門唸書時,她又問晚上要不要一起吃飯…… =.= 當下我真的很想回她:「媽…我最近好累…沒空應酬妳…」當然這只能想想而已,真要這麼說我怕她會給我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唉) 那我看看能否訂到《益新》的位子吧…」(都懶得再和她說我很忙很累,她只會說些「總是要吃飯呀…」之類的來和我驢…)

再次躲在《星巴克》唸了一天的書,然後在時代廣場會合 P媽 (這傢伙如常的遲到還面不改容,可惡),一起乘的士到渣甸山的《益新美食館》去。

渣甸山的《益新美食館》比跑馬地的大上三倍,桌組也沒排得那麼擠,環境比跑馬地店舒適得多。只是這店的侍者很愛推銷,讓我有點懷念跑馬地店那些大叔們親切卻又不過諛的服務。

我們先後點了琵琶鴨 (半隻)、青紅蘿蔔豬骨湯 (是日例湯)、瑤柱上湯浸勝瓜、南乳香酥肉、荷葉飯。

琵琶鴨上桌時仍暖,烤鴨的香氣傳來,讓人忍不住馬上伸筷夾取,張口咬下去只聽得喀吱一聲,鴨皮非常的酥脆,而鴨肉則軟嫩鮮美,且肉汁甚富,好吃得不用沾醬。這琵琶鴨即使放涼了,鴨皮也沒因此變軟,仍保有一定的脆感,實是非常難得。

青紅蘿蔔豬骨湯喝得出是花了工夫去熬的,青蘿蔔的微澀、紅蘿蔔的甘甜、豬肉的濃醇都融匯在這金棕色的湯水中,潤澤了乾枯的腸胃。

瑤柱上湯浸勝瓜清鮮可喜,最喜歡廚子沒把勝瓜的外皮完全刮去,留下那麼一點粗糙卻富變化的口感。

南乳香酥肉看似上了一層厚厚的炸衣,吃時卻一點也不油膩,里脊肉帶著點點的南乳香,油潤適口,瞬間就讓我和 N 吃光光。

荷葉飯算是較失色的一道,荷香不顯,飯的味道也略嫌寡淡了一點,幸好飯粒乾爽不糊口。這荷葉飯份量不少,我們把吃不完的打包拿走,店家送來的袋子竟是環保袋!這還是首遭看到食店使用環保袋呢。

店家相贈的甜湯是紅豆湯 & 薑汁地瓜,不嗜甜的我只淺嚐了幾口薑湯,在那圓潤的甜味中藏著辛勁,很對我的口味。紅豆湯雖沒沾口,我卻透過鼻子享受了那沉厚的陳皮香。

買單 $50X。兩家《益新》相比的話,服務是跑馬地店較優,不過環境、食品則是渣甸山店好一點 (不是比較好吃,而是食品選擇比較多)。





益新美食館 (渣甸山店)
地址:銅鑼灣渣甸山祈禮士道 2 號 (已搬往灣仔軒尼詩道 48-62號)
電話:2576 2355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澤壽司





炎熱的正午,我在禮頓道找尋可以獨自進餐的店家,最後選了《澤壽司》。

店面以灰、黑、銀三色為主,頗有時尚感。我依習慣挑了壽司臺前的位子,在店員的推薦下點了特上壽司定食,包括前菜、煎蛋二件、握壽司七件 (其中一件是鮪腹)、蔥鮪細卷、烏龍麵、果物、甜點。

前菜是漬蘿蔔牛舌,切小顆的牛舌羶香帶 Q,白蘿蔔帶辣、紅蘿蔔微甘的配搭也不錯。

煎蛋缺蛋香也少甘厚。握壽司則乏善足陳,總括而言就是「淡而無味」。(這麼寫雖好像有點偷懶,但沒味道的東西,任我怎麼妙筆生花也寫不了多少字耶)

蔥鮪細卷反而在大蔥的微辛清甜下挽回了點分數,就只嫌蔥末剁得太粗。

烏龍麵冰涼 Q 滑,只是我不喜歡店家把麵汁 & 烏龍麵一併盛在碗內上桌。

果物本是西瓜,我向侍者表示我不能吃西瓜後,他問我:「那火龍果可以嗎?」,細心而知變通。甜點則是抹茶冰淇淋,稍嫌奶香過重,茶味因而不顯。

買單 $165,服務、環境俱不俗,但作為一家食肆,美味水準不達標始終是不行的。





澤壽司
地址﹕銅鑼灣禮頓道 30 號
電話﹕2881 8687

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

Mirch Masala




也是某天傍晚踏出健身室時,N 看我一臉疲態就提議晚餐吃豐盛一點,結果選了這家在《遊樂》隔壁大樓二樓的印度料理《Mirch Masala》。

《Mirch Masala》店面不大,目測約三十個位子吧?裝潢走小華麗印度風。最讓我欣賞的是他們沒因店面小而硬擠桌組,每張桌子之間仍保有一定的距離,不會太有擠狹感。

侍者很熱情的替我們介紹餐點,看到套餐頗為合意,就點選了二人套餐,內有是日湯品、胡椒脆餅、咖喱角、香料烤雞、咖喱主菜二道 (可選蔬菜 / 魚 / 雞 / 羊)、烤餅、印式炒飯和兩杯飲品,這樣才賣 $180;在高消費的銅鑼灣區,實在算是一個很克己的價格。

附餐的飲品,我倆不約而同的選了芒果酸奶,味道有點淡,沒有印度飲料常見的過甜,但沒啥芒果的味道。胡椒脆餅又香又熱又脆,是我最喜愛的印度小吃。

是日湯品是雞湯,雞湯中加有些許辛香料,所以在雞肉的鮮美下透著淺淺的辛嗆氣息。咖喱角是素的,內裡塞了些碗豆、薯泥之類的東西,香而不嗆。最令我驚訝是外層的酥皮,酥鬆得緊,而且一點都不油膩,以外皮而言,這可算是我所吃過的印度式咖喱角中作得最好的。

我雖愛吃印度菜 (基本上凡是香香辣辣的料理我都喜歡),但卻不太愛吃香料烤雞 -- 只因大多的店子烤出來的雞塊都是又乾又老又硬。這家的烤雞卻很軟嫩,而且肉裡還存有豐富的肉汁,讓我著實大大的驚喜了一番。

我們選了羊肉 & 雞肉作主菜,點菜時並沒有特別言明要什麼煮法 (其實我們不知道能否選擇煮法,但又懶得問)。其中咖喱雞肉的醬汁內有著濃濃的蕃茄甜味,而甜味柔和的烘托著咖喱汁的辣道。咖喱羊肉的醬汁香料較重,偏向瑪莎拉風味,不論是醮餅拌飯也很美味。

烤餅脆軟兼備,帶著微微的麵粉香。印度炒飯嘛,就是那種米粒橘黃的炒飯囉。

飯後我加點了一杯瑪莎拉奶茶,香濃醇滑,若香料下得再多一點便更完美。我很喜歡這家店所用的糖,是白色晶狀的,我對晶糖還真是一點抗力都沒有 (只是指外觀喇)。

買單 $220,終於在銅鑼灣找到一家價錢合理味道不錯的印度料理,讓我這嗜辣女又多一處常去的好地方。




Mirch Masala
地址:香港銅鑼灣波斯富街 17-19 號德輝大廈 2 樓
電話:2573 3111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遊樂




《遊樂》是家瑟縮在謝斐道末的小店,店門超小,一個不留神便會錯過,賣的是香港少見的關西風 お好み焼 & 焼きそば (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日式燒餅 & 日式炒麵),還有蔥燒餅 (薄薄的燒餅捲著青蔥,有點像我《一錢洋食》所吃到的那種)。

早在這家店剛開不久,我便已嚐過了,但那回沒帶 DC,就沒寫食誌。某天離開健身室時,說到好久沒吃 お好み焼,N 便提議晚餐就到《遊樂》吃吧。

《遊樂》的店面也是超小,擠得要死也只得十來席,不過這才像日式地道小店嘛。進店時店已半滿,幸好仍能佔據料理臺正前方的兩個座位。我們拿著菜單翻了很久,我點了豬五花、起司、年糕、雞蛋燒餅,而 N 就點了蛋包炒麵。

我們用膳時只得一位香港男師傅在操持,只見他把一份份的燒餅麵糊依序倒到鐵板上,靜待燒餅成形。就在等候燒餅變熟的時候,他又在鐵板的另一端放上幾片五花肉,然後炒起麵來。待五花肉煎香後,師傅便以鐵鏟把五花肉切成小塊,混進炒麵中,再澆上醬汁,此時香氣不斷傳來,叫人肚內的飢火不住上升。

麵炒好了之後,師傅便在鐵板上倒上蛋汁煎蛋皮,然後把炒麵放上,再包成一個嫩鵝黃色的小包袱。最後師傅在蛋包炒麵上以自家調制的美乃滋 & 千島醬,再灑上海苔粉便成了。(師傅第一回作的蛋包失敗了,在最後一步時把蛋包弄破了 XD )

炒麵的味道不會太重,香脆的五花肉、微軟的高麗菜、QQ 的炒麵交錯著不同的口感,唯一較遜色的是蛋皮沒啥蛋香。

在吃炒麵的同時,看到師傅在煎餅放上五花肉,然後把煎餅返過來續煎,五花肉的油脂融化時所散發的油香對一個本已很餓的人而言根本就是「雪上加霜」嘛…

最後師傅在餅上灑滿起司碎,再以鍋蓋煎焗了一會,讓起司融化後,以鐵鏟把煎餅切成四等份,再抹上醬汁、澆上美乃滋灑上大量的鰹花便完成了 (等得我快餓死了)。 

所使用的麵糊份量不多,所以吃時不會覺得黏糊糊的不是滋味。調味略淡的醬汁也許是為了遷就香港人的口味而刻意調淡了?起司的乳香不重,讓五花肉的脂香所蓋過,年糕 Q 軟而不黏牙,高麗菜本有的甘甜和煎五花肉的冶味從來都是絕配,一個等了數十分鐘的煎餅,花不了十分鐘便進了我的肚子裡。

我們用膳時只得一年輕女侍招呼客人,雖未算是「晚娘臉」,但也著實談不上有啥服務水準。

買單 $17X,不算是便宜 (我們已沒點飲料了,而且N 吃完後仍覺得肚子餓);只是「物以罕為貴」,在香港要吃地道的 お好み焼嗎?就總要付上一點代價才成啊。





遊樂
地址:銅鑼灣謝斐道 468 號百達中心地下 E 鋪
電話:2838 0061
定休:星期日



2007年7月13日 星期五

巧克力草莓




去年末 CH 去了倫敦旅遊,回來時給我帶回了大吉嶺茶 & 巧克力醬。某天我發覺這罐巧克力醬的食用限期快完了,剛巧又在《Sogo》看到美國長梗草莓正在大特賣 ($56 / 盒),就決定來弄個巧克力草莓,免得那罐巧克力醬放到發霉浪費了。

我先把巧克力醬隔水加熱讓其融化 (這樣會較易沾在草莓上),再把草莓清洗抹乾就可以沾來吃喇!(草莓一定要抹乾,殘留的水氣會讓巧克力難以附在草莓上,也會影響味道)

來一杯果茶,配上巧克力草莓,是一個微苦帶甜而夾酸的晚上…





若想作成像《Godiva》的草莓巧克力,只要把草莓沾上融化了的巧克力,然後放在一旁靜待凝固便行 (夏天時可放進冰箱中讓巧克力更易凝固)。

自己作便宜很多啊… 《Godiva》一顆草莓巧克力賣 $40,自己作一顆的成本大概是 $5 - 10 (視乎草莓的價錢而定)。而且還可改用《Valrhona》的巧克力呢。

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

串燒定食 @ 南蠻亭




又是一個躲在《星巴克》唸書唸至頭昏腦脤的週六。十二時許,我實在唸不下去了,就和 N 說我先去吃個飯回來再唸。提著親愛的 Nikon D40 在那附近轉了一圈,選了《南蠻亭》。

推門而進,只見店內只有一位客人,侍者本想招呼我到桌組上去,只是我喜歡坐在料理臺前,就直接問:「我可以坐吧檯嗎?」當然是沒問題的。真想安頓下來時,隔壁的客人說:「P?」噢!原來是小頭呢!真巧。

本對「鰻魚飯 + 3 枝串燒」的定食頗為心動 (因為實在好想吃鰻魚飯啊…哪兒有好吃的鰻魚飯呀?),但一番掙扎過後還是點回了「串燒定食」:牛柳、紫蘇豬肉卷、雞翅、銀鱈魚、豬肉露筍卷、小青椒、香菇。由於我不愛吃青椒,就問一下能否替我換成別的,師傅也很體貼的讓我多換一枝豬肉露筍卷 (如果他說不能換,那我就會請他爽性別上了,不想浪費啊)。

先送上來的蔬菜條拼盤,分別是紅蘿蔔、小黃瓜 & 高麗菜,沾味噌吃。這味噌雖帶點甜味,但仍是頗鹹的,沾時得留意別沾太多才行。

牛柳的雖然脂肪較少,但也不算很硬,牛肉味十分濃厚,只是我有點不喜歡那略帶甜味的沾汁。豬肉露筍卷則以薄薄的五花肉片捲著露筍烤成,烤過後的五花肉油脂盡去,只餘下香氣與脆感,而受著五花肉保護的露筍也充份保存了他的甜汁,吃來清鮮細嫩。紫蘇豬肉卷不特外貌有些像大良野雞卷,連味道也有三份像 -- 同是外脆內腴油香滿腔,所不同者是紫蘇豬肉卷還帶著些許的清涼芳香,稍去膩感。雞翅一向是《南蠻亭》的招牌菜式,雞皮微焦而酥脆,內裡的雞肉嫩滑且富肉汁,絕不會令人失望。銀鱈魚皮酥肉細,脂肪不算特別肥厚,也因此不會過於膩滯。香菇夾沙,吃時咬沙的感覺讓人不太好受,算是這一頓的小遺憾。

買單 $118,吃飽後又是努力唸書的時間了。



相關文章:《南蠻亭》


2007年7月11日 星期三

天よし




這陣子的假日都是躲在銅鑼灣某家《星巴克》唸書 (買一杯巧克力,佔他的位子大半天)。某天早晨唸至半途,突然覺得頭重腳輕、下腹又隱隱作痛 -- 「小紅」竟突然提早來訪,害我書都唸不下去了。N 就說不如找家店先吃頓好的,再回家休息吧。

我們遂致電至《天よし》訂了料理臺前的兩個位子,便收拾東西吃飯去。

我們剛好坐在日籍主廚之前的位子,可以清楚的看到主廚在炸鍋後沾粉烹炸各類天麩羅。每次「小紅」來訪,我都特別貪吃 (唉呀…其實很消耗能量的呀…),就點了最豐盛的自選十六件天麩羅定食,共點選了蝦子、海膽、蟹蟄、穴子魚、元貝 (以上各二)、小柱、鱚魚、平目、牛鰍… (有些我忘了… 囧rz),附前菜二道及茶碗蒸;而 N 則選了北海丼附前菜 & 蕎麥麵 (這是樓上《廣壽司》的菜單,但在《天よし》裡也能點)。

N 的前菜是煮茄子,肉嫩而味淡,倒是鰹魚高湯的味道更為鮮明。我的二色前菜則是燻鴨胸 & 味噌肉末煮蘿蔔,前者普普 (我猜是買來而非自制的吧?),後者雖有點小鹹,可是味噌的香、肉末的鮮、蘿蔔的甜配合得恰到好處,我猜若是冬令熱食應更美味加倍。

在料理臺前吃的最大好處師傅會把每款天麩羅依序奉到漆盤上,完全不用擔心擱涼變軟而影響味道。先上桌的是蝦子,長約兩寸,肉細味甘。海膽以海苔包裹成小球狀再炸,炸後海膽呈半熟,味道更為濃凝持久,海苔 & 海膽各異的海潮香亦因此在腔內久久迴盪。蟹蟄不算很大一枝,但嫩,甘味也足。穴子魚軟腴細膩,幾近入口即化。元貝裹以紫蘇炸至半熟,脆後的紫蘇葉香脆而芬芳,元貝中心處留有些許溏心,甜汁多得竟在沾抹茶鹽時滴落在碟子中磯邊小柱是以海苔卷著一堆小柱再炸,比元貝多一點嚼勁,也意外的比元貝更為甜美。之前主廚一口氣為我上了幾道炸魚,吃時未能怎麼細辨其類,只知道肉質很鬆軟,味道各有些許不同但都很美味。

N 的北海丼倒是失色,魚材鮮度有點不足,比之前在《千里の月》嚐到的差很多。 (我反覺得天麩羅所用的魚材比剌身的更新鮮)

果物是西瓜,我當然不敢吃。咖啡也逃不了淡如開水的命運。

買單 $4XX,比《稻菊》的味道略遜一點,但價錢便宜了三成以上。離開時,我和主廚說了句:「とても美味しかったです。」,然後就看到主廚嚴肅的臉容上綻放了一絲微笑。




天よし
地址:銅鑼灣恩平道 42 號亨利中心 9 樓
電話:2805 7848


2007年7月10日 星期二

Godival Chocolate School Again




六月初,信箱內躺著一紙由《Godiva》寄來的 DM,說是巧克力製作班的中級課程終於開課了!回家後匆匆上網登記 (是次課程只能在網上申請 & 付款),只見第一、二課已滿額了,嚇得我馬上申請了父親節前夕的那一課。

是次的巧克力課程採小班形式 (每課六人),收費為 $450,三小時的課外加可帶回 500g 的巧克力,也就是說課程差不多等於是免費的 (平常《Godiva》的巧克力售價為 $100 / 100g,VIP 打九折,500g 剛好就是 $450)。

四時多到達《Godiva》的太古城分店,但店裡還沒準備好,也就唯有在週邊的店子小逛一下。待到五時才能進店內的巧克力小工作坊 -- 有點狹窄,但器具齊備。工作檯上已放好了七份墊紙 + 蛋糕刀 + 鏟子,也看到有兩大個電鍋 (溫度設定在華氏 97 度),內裡是滿滿的巧克力濃漿 (這回用的是 50% 濃度的巧克力)。

課程導師是《Godiva》的亞太區巧克力大使王艷炫 (雖然他的名字中有個「艷」字,不過他是男生啊),上一回我參加的初級課程也是由他主講的呢。他先分發廚師服 & 帽子 (以不織布製成,有點像浴帽的樣子) 給我們,待我們穿好後便預備授課了。

在正式製作花式巧克力前,導師讓我們每人先製作半邊巧克力蛋殼,算是熱身熱身。同時導師也讓我們看一下各式各樣的巧克力模子,其中有一個是以金屬製成的魚型模子…超重!(重得可以拿來當殺人兇器)

而這次實習製作的巧克力共有三款:榛果蓉巧克力雙色杏仁夾心巧克力果仁巧克力

前二者的作法大致相同,均是先以模子製作外殼,把模子拭乾淨 (若殘餘了水滴 / 髒物會影響了巧克力的外觀),以白巧克力在模子上劃上各種花紋,然後把巧克力濃漿澆到模子裡把多餘的巧克力倒出 (可輔以蛋糕刀把多餘的巧克力刮掉),冷卻後即成巧克力的外殼。製作巧克力外殼時得注意厚度,太薄則易毀,太厚則填不了什麼餡料 (沒位子啊)。

把《Godiva》的「金裝榛果巧克力」融化後,便成榛果巧克力內餡,把它倒入以烤焗用紙捲成的擠花袋中,再把它擠進巧克力殼子中擠個八分滿便好把模子輕敲工作檯,以趕出巧克力內多餘的空氣,也可讓內餡的表面變得平坦,然後再冷藏讓其凝固。另把白巧克力濃漿放到擠花袋中,也是把它擠進巧克力殼子中,擠至三分滿後把原顆杏仁放進去,再把白巧克力擠至淹掉杏仁為止,以輕敲的手法趕出多餘的空氣後,也是放在冰箱中冷藏。

等到巧克力定形後,澆上巧克力濃漿把底部封住,刮掉多餘的巧克力後,放到冰箱裡再次冷藏。待其成形後把模子上多餘的巧克力刮個乾乾淨淨 (不然會妨礙脫模),然後把模子大力敲到盤子上,讓巧克力脫模而出便成。

果仁巧克力則是在烤焗用紙上擠上巧克力濃漿 (做多少顆便擠多少點,每點之間要稍為分隔),乘著還沒凝固的時候在其上以「品」字的方式放上三顆果仁 (這次用的是榛果 & 杏仁,當然你高興用別的果仁也可),然後再在「品」字中心的地方多擠一點巧克力放上最後一顆果仁,等到巧克力凝固後,果仁巧克力基本上可算是完成了。

不過在導師的指導下,我們還把它丟進巧克力的鍋子內,好讓果仁的表面也全沾上巧克力,完成後看來像是個巧克力小山似的。把果仁巧克力丟進鍋子時得注意別讓它在裡面泡太久,不然整顆巧克力都會融掉了的啊。最後以白巧克力在其上畫上線條花紋,便大功告成了。

我們也把榛果蓉巧克力丟到鍋子裡,然後讓沾滿了巧克力濃漿的它在可可粉 / 巧克力碎屑中滾動,便成了簡易版的松露巧克力

三小時的課程轉眼便過,成品共有廿來顆,店方當然預備了漂亮的盒子讓我們把成品帶走

其實這天所教的巧克力製作法我大多都會 (果仁巧克力更是我當年還會送義理巧克力時的必殺技),只是不用自己預備材料刀具,事後又不需清洗,那感覺實是太爽了 (我喜歡煮食,但我超級討厭洗碗…)。




後記:由於 N 不愛吃白巧克力,那堆杏仁白巧克力結果得帶回公司分請同事才能消耗掉。



Godiva Chocolatier
網址:http://www.godiva.com.hk

相關文章:Godiva Chocolate School




2007年7月8日 星期日

十三座牛雜




某週五下午,我從辦公室溜出去看牙。看牙過後,會合剛下班的 N 乘著 23 號公車,盤算著該吃些什麼當晚餐,說著說著就說不如直到總站,去買些牛雜回家下酒。

《十三座牛雜》之名有個典故,店主父親昔年於柴灣邨十三座樓下賣牛雜,現今兄弟倆以父親所傳技法烹製牛雜,店名也取名《十三座》以作紀念。

坊間賣牛雜的通常只供應某幾種牛內臟,多以金錢肚 (網胃)、草肚 (瘤胃)、牛膀 (胰臟)、粉腸 (小腸) 為主。《十三座》所供應的牛雜卻很全面,四胃俱全,大小腸也齊備,還有牛肺呢!

這家店兼賣其他小吃,排隊得分兩邊,不過通常只有賣牛雜那邊才大排長龍。

此店賣的牛雜以一串 ( $5)、小盒 ($20)、大盒 ($30) 販賣,因為是買回家裡吃,就貪心的買了大盒。買時可訂囑店員你想多吃些什麼,像我便是「多肚少腸」(香港慣稱牛胃為牛肚;而因為 N 不吃牛腸,所以就要少一點)。

《十三座》的牛雜據說是以廿多款香料滷煮而成,其中有些是已無處可買的 (那他們存貨用完了怎麼辦?),清洗的過程作得仔細,既無遺下異味,但亦沒有洗清過度而變得蒼白無味,腸裡也留有適度的脂膏 (沒有脂膏的腸臟就會失去讓有香腴);滷汁香而不嗆,濃而不鹹,金錢肚 & 草肚軟而不爛,沙瓜 (皺胃) 微帶靭勁,竹腸 (小腸頭) 脆中帶腴,大腸軟糯甘香,全是下酒佳品呢!

吃過牛雜後遺下半碗滷汁,不忍就此丟棄,遂把滷汁上漂著的脂膏濾去,重新加熱後拌烏龍麵吃。這滷汁味道重,拌著扁扁寬寬的烏龍麵吃,味道才不致過於濃膩。

如此吃吃喝喝,轉眼已是深宵…




十三座牛雜
地址:北角書局街 (新光戲院側)

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

放縱 @ 千里の月




父親節前的週末,我拉著 N 到久違了的《千里の月》(前身為《月の麗》) 吃午餐。一來是很久沒吃有點想念,二來是某兩位台灣朋友可能訪港,我答應過若她們到訪我會請她們去那裡吃一頓,所以得先去確認品質才行。

本想吃懷石風的會席料理,但菜單上已沒了這個選項!(哭!) 心有不甘之下,爽性點了最貴的自選壽司定食 ($250 / 16 貫,另有 9 貫 & 12 貫 可供選擇)。壽司選單看來比《今村》或《壽司廣》豐富,不過每款只能選一貫而已。

我拿著單子細細研選,最後點了鳥貝、槍烏賊、元貝、青魚子、平目鰭肉、鯛魚、小肌、旗魚腹肉、幼鰤、中鮪腹、炙大鮪腹、炙穴子魚 (以上為握壽司)、蔥鮪腹、鮭魚子、海膽 (以上為軍艦卷) 及 鮪腹海膽海苔卷。N 的選擇和我略有不同,其中鮭魚螺肉飛魚子、炸蝦卷 & 鮭魚親子卷是我那份所無的。

先付是炒過後放涼的蘿蔔絲,帶甜。茶碗蒸細嫩中透著雞湯厚醇的味道。

壽司是整盤上桌,而非逐一上菜,算是讓人有點小失望 (我們坐的是壽司吧檯的位子)。我習慣先吃掉白身魚 & 貝類,待我吃完這些時,軍艦卷的海苔都軟掉了。

鳥蛤尖端處紫黑得發亮,脆嫩而甘美的肉質正是貝類最迷人之處;槍烏賊嚼來厚實而微微黏齒,甘甜的味道愈嚼愈濃元貝柔嫩如春雪,入口間彷若消融於無形,只遺下純淨高雅的餘韻;青魚子就是吃那細碎的脆脆口感;平目鰭肉的肉質很紮實 (許是運動量大的緣故吧?),平常總覺得白身魚的味道較淡,可是這平目卻異常的鮮美;鯛魚下襯以花椒嫩葉,清涼的芳香映襯著魚鮮。

小肌是味道較為濃重的魚類,一旦處理不好便極為腥臭。只見這小肌壽司上覆白昆布、下襯紫蘇葉,以兩者的香氣驅去腥氣,肥厚的魚肉藏著濃重的魚味,難得的是連魚皮也好吃,微 Q 而不過靭,已很久沒在吃壽司時享受到魚皮的美味呢。

幼鰤旗魚均甚肥美。蔥鮪腹油香不算很重,但鮮甜;鮭魚子飽滿晶瑩,微鹹帶鮮;海膽單是賣相已先聲奪人,那三瓣海膽連海苔也壓塌了!啖過後那潮香也留在腔內久久不散呢!海膽鮪腹海苔卷集兩家之長,沒有不好吃的理由。

中鮪腹非常的軟,近乎入口即化的境地,異趣的是這竟帶著赤身那清爽的鮪魚香 (真要挑剔就是那魚肉上的一小點血斑)。炙穴子魚帶著微微的焦香,細腴的魚肉雖肥卻不膩,微甜的醬汁並沒有掩去穴子魚那淡而不寡的鮮美。

壓尾的是炙大鮪腹,雖已有點放涼了 (沒法子,最後一貫嘛),可是這卻絲毫不減入口那刻的感動:微烤過後,脂肪亦半融為油脂,焦香油香撩動食慾,而且火炙後鮪腹的甜度更為凝鍊,整道壽司與人十分強烈的美味印象,說是這一頓的高潮也不為過。

味噌湯普普通通,倒是內裡那一小件的豆腐既嫩滑又富豆香。

果物是哈密瓜。另餐後飲料可選綠茶或咖啡,我當然是選綠茶。以樂茶碗上桌的綠茶看似是抹茶,其實只不過是比平常濃一點的綠茶而已。我每次吃過日本料理後,總要喝杯日本茶才感到圓滿,不明坊間的日本食店為何總愛奉上咖啡。

我們花了好一點的時間喝茶 & 吃果物,順便也聊聊天。聊著聊著…我竟然感到有點餓了!「糟!我竟然覺得有點餓!」N 作了個「再來一客」的手勢,我白了他一眼:「我怎麼也再吃不下十六貫壽司吧?…如果是剌身就還好…反正今晚可能沒晚飯吃… ( N 家有聚餐,但我要到《Godiva》上課)」結果…多點了一客剌身定食 (松),看到人家可以把白飯換成烏龍麵,又跟著換了… (根本就和吃多一份壽司沒差嘛…)

剌身定食 (松) 內有中鮪腹鯛魚赤貝海膽鮭魚元貝牡丹蝦幼鰤蔥鮪,大部份和壽司定食重覆了 (沒關係,好吃便行了),其中牡丹蝦超大的一隻,半透明的蝦肉甜美透了。另一令我意外的是赤貝,我一向不喜赤貝,一般的不是腥臭得難以入口便是清洗過度味如嚼蠟,但這赤貝卻爽脆鮮甜而不帶絲毫腥氣,扭轉了我對赤貝的壞印象。

烏龍麵冰涼透心,麵條勁道夠,雖已有飽意卻仍是忍不住吃光光。

甜點是柑橘涼糕,柑橘的酸香、糕點的涼意和仲夏很配呢。

之前喝綠茶時和主廚聊天,提到在《月の麗》時代吃過的蕨粉糕,抱怨在香港要吃到我心愛的 わらびもち 真是好艱辛,沒想到才吃過涼糕,女侍就端來一小盤 わらびもち,說是主廚招待的。灑滿了黃豆粉 & 芝麻粉的 わらびもち,吃來香香軟軟 QQ 的,能在香港吃到真是超感動啊!

買單 $770,我自己也覺得午餐吃成這樣實是有點太誇張了。不過那天是我六月時難得的假日 (不用唸書),稍為放縱一下又何妨呢?




千里の月
地址:銅鑼灣渣甸街50號渣甸中心 6 樓
電話:2576 1880
定休:星期天

相關文章:《月の麗鮨旬菜》
     《不受難的受難日午餐 @ 月の麗鮨旬菜》

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某天和 N 本想到《新翠華茶餐廳》吃晚飯,卻看到《新記車仔麵》隔鄰有家新店開張,店門上斗大的一個「滇」字,賣的是雲南米線,就改變主意嚐新去。

店小而整潔,我們佔據了角落裡的四人座 (頭頂剛好也有一幅「滇」的字畫)。單從店名已知菜單以雲南風味為主 (「滇」是雲南省稱),既如此自是要點米線來嚐嚐看,這店還可以選以雞湯 / 魚湯作湯頭呢!N 點了過橋米線 (雞湯、中辣),我則是小鍋米線 (魚湯,配胡椒豬肚、魚皮餃、魚腐),再加一份秘製牛舌作小吃,伴上冰柚子茶 & 熱薑茶

N 的過橋米線先上桌,咦?湯色看來極清,一點也不像是麻辣湯頭啊!我們也沒管那麼多,先把米線和作料都倒進湯裡去,讓熱湯把肉料泡熟後再嚐,咦?還真是辣的啊!看似清淡的湯頭,竟比坊間很多紅油滿滿的麻辣湯還要辣上許多,很適合怕肥但愛辣的女生呢。在辣味下透出淡淡的雞湯鮮味,以湯頭而言,這店是合格了。

過橋米線的佐料是牛肉、雞肉、腐皮、香菇……我沒仔細看 (也沒吃到),不過當下的感覺算是豐富的。

我的小鍋米線湯頭更為清淡,只能嚐到淡淡的魚鮮味。胡椒豬肚脆嫩而帶嚼勁,胡椒香氣也濃。魚皮餃小巧皮薄,但魚腐卻不合格,吃來像是加了太多麵粉的魚漿製品。我覺得這店米線有點太軟,還是較喜歡《辣一下》的米線。

秘製牛舌該是以鹹牛舌加工再製成的,味道較重,可是吃來羶香可口。我們後來忍不住嘴饞加點了一客麻辣牛筋,Q 中帶勁的牛筋沾著微帶麻辣的醬汁,也很美味。

買單 $10X,用膳時偷看到鄰桌的香草雞翅 & 迷你氣鍋雞也很誘人,或許找天再來試一下吧。和同區的《辣一下》相比,我偏愛後者多一點,只是偶然換換口味也不錯。






地址:銅鑼灣登龍街 48 號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